從上到下被人滲透得跟篩子一樣,自身經濟又依賴於米國盟友的地位,這些年來一直順風順水讓他們毫無警惕之心,又或者有了警惕心也沒用,難怪會被選做第一個開刀的目標。

    金鍾希是有人看到了許昂的私人飛機在暹羅的辭,許昂一個標點符號都不信。

    你財團的人看到我的私人飛機了,於是你就打電話來過問,這算怎麽回事?

    就不擔心引起我的反感?

    許昂不認為金鍾希有那麽蠢,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他與暹羅人的協議泄露了。金鍾希的這一通電話是有目的的,他隻是馬前卒,是某些勢力投出的問路石。

    “啊?“

    “香米?”

    金鍾希很詫異。

    “華夏不是在水稻的研究上有很大突破嗎,難道還缺糧食?”

    “華夏現在當然不缺糧,但你要知道,雜交水稻的口感並不好。以前我們掙紮在溫飽線,為吃飽發愁的時候,自然不會講究口感,但現在不一樣。”

    “鍾希啊,你得明白,人的需求是無止境的。當吃飽不再是問題,人就會想要吃得好,這時候好不好吃就會左右消費者的選擇。”

    似是對金鍾希的別有目的毫無察覺,許昂如同對待朋友般與金鍾希解釋起自己的意圖來。

    “南越的稻米也不錯,但曆史原因在那裏,我對他們並不放心。暹羅就不一樣了,他們近年來的經濟發展良好,局勢更為穩定,可以放心投資。到這個,鍾希,我記得高麗自產的糧食也不多,你那裏就沒有需求?”

    金鍾希那裏頓了片刻才回道:“高麗這裏的渠道很穩定,我沒有能力去衝擊。”

    高麗是在戰後依靠財團而實現的經濟複蘇與發展,他們的國情正應了華夏的一句老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國家重建和經濟發展時財團做出了巨大貢獻,卻也成為了吸附在國家身上的毒瘤,控製著高麗的方方麵麵,吸食著這個國家的血肉。

    金鍾希所的渠道穩定隻不過是好聽的法,真正的意思是財團早已經瓜分了能瓜分的利益,各自劃分好了地盤,形成了所謂的秩序。財團之間雖有競爭,卻彼此顧忌著,很少會去觸碰對方的核心利益。

    這是一種財團間才有的默契,像這樣的默契除非有足夠強力的因素去推動它,否則不會有人打破。

    這裏的強力因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利,但無論是哪一種金鍾希都不夠格。

    “那還真是可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