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妹這麽想讓許昂很委屈,我不就撮了你一口麽,誰叫你臉上的嬰兒肥那麽可愛,怎麽到你嘴裏就成我要吃你了。

    看到曉曉姐姐跑了,小清子也趕忙跟上。

    兩個小妹妹今天都陪著哥哥坐了好久好久,久到她們都記不清有多久了,也是時候換換口味……啊,不對,是換個人去陪了。

    兩隻小狗子棄自己而去,投入了老媽的懷抱,許昂沒覺得遺憾,他反而感到慶幸:這下可以不用哄小狗子們睡覺了,省卻了好大一番功夫。

    許昂感慨的當口曉曉和小清子已經完成了一次丈量,她們通過目測文慧的身高得出了一個結論。

    “慧慧姐姐沒有小宋老師高。”

    小宋老師是北平本地人,屬於這四九城的土著,與文慧這個偏遠農村出來的孩子不一樣。

    她小的時候與許昂一樣都是經曆過那段物質匱乏的時期,能吃飽都得感謝國家,距離吃好還差了不少。

    也正是因為這樣,這時代的國人個頭普遍不高,女的能有一米六的個頭已經非常不錯了,男生有一米七亦是在平均水準之上。

    與後來華夏高速發展之後,物質極度豐富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在身高體質上有著很大的差距。

    如文慧這樣的,個頭也就一米五左右,如果不穿鞋的話還不到一米五,在這時代的華夏四五線小縣城裏很常見。

    之前也正是因為文慧的身高,許昂才錯把她當成了女孩,卻沒想到文慧比他還大了三歲。

    “曉曉,不許沒禮貌。”

    方淑英教訓了正在討論文慧身高的兩個小妹妹,尤其是不懂得用嬰語隱藏自己的曉狗子。她又扭頭對許昂說:“我今天帶來小慧來就是讓你們認識一下,免得你們在路上遇到了都不知道對方是誰。還有,兒子你說的為老家那捐款建學校的事怎麽樣了。”

    互相認識隻是附帶,最後一句才是重點吧。

    “已經在談了。”許昂回道,“捐款建學校老家那邊是歡迎的,現在商談的是讓慧姐做校長的問題。媽,你也清楚,慧姐沒有工作經驗,讓她做校長老家那邊肯定得考慮。你不要著急,我會讓說服他們的。”

    文慧聽了連連擺手:“我可以不當校長的,隨便給我安排個崗位就好。”

    文慧想著盡快把建學校的事敲定下來,自己做不做校長她真不在乎。

    她可以這麽想,許昂卻不能那樣做。

    他告訴文慧:“慧姐你聽我說,事情不是一個崗位的問題,它關係著我們之後的話語權。我是真心要為家鄉做點事,不是花點錢買個名氣那種。如果我們拿不到主動權,誰能保證我捐出去的錢每一分都能用到孩子們身上,誰能保證這本屬於教育的經費不被挪作他用?”

    “這麽說倒也是。”

    文慧低下了頭,她發現自己確實想得簡單了。

    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做貢獻不是一錘子買賣,也不是喊喊口號出點錢那麽簡單,想要將它做好就得持續跟進,主動權是否在手便尤為重要。

    重要到決定成敗的地步。

    “弟,你考慮得更周全,姐都聽你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