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小孩子年紀小,她們也是有自尊心的。

    你若是在別人麵前戳穿她,讓她丟了麵子,你看到她著急你是樂了,可這樂是一時的,對小孩子的傷害卻是長久的。

    同樣是帶孩子,為什麽有的人帶出來的小孩自信,開朗,聰明且快樂,而有的人帶出來的孩子卻自卑懦弱,幹什麽都不行。

    難道真是因為兩個孩子之間的天賦和智商存在差距?

    顯然不是。

    之所以會有那麽大的差距,都是平時一點一滴的差異逐漸累積起來的結果。

    就比如有的家長會給小孩子解釋你為什麽做錯了,會與小孩子擺事實講道理,他們的耐心換來的是孩子懂禮貌,有家教,且智力開發得更好。而有的家長隻會吼,會罵,會動手打,等到孩子年紀稍微大一些,各種問題就來了。

    所以在看到曉狗子裝模作樣的在旁聽之後,許昂非但沒有阻止,反而時不時的摸著她的小腦袋瓜,詢問這個小妹妹的意見——盡管小狗子隻會點頭,隻會傻乎乎的對他嗬嗬笑。

    但在他的互動之下曉曉感受到了哥哥對自己的好,也愈發的有旁聽的興趣。

    作為狗子家族的一員,曉曉在哥哥這裏得到的待遇,小清子也沒見少。唯一不同的是照顧她感受的人不一樣,由許昂這個哥哥換成了她的媽媽高曉君。

    蔡雙信頗有深意的看了看這兩個小妹妹,他知道這兩個小孩子現在還是懵懂的傻狗子,可他更知道曉曉和小清子的未來絕對要比同齡人上限更高。

    有個詞叫耳濡目染,一個人從小接觸到的,聽到的,看到的,會在她自己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影響她的一生。

    因為人有快慢兩套係統,快的那套係統起效非常快,就比如你聽了一節課,學了一個數學公式,再用習題練習一下就能掌握。但這個知識點如果你隔了一段時間不去複習,你就會遺忘它,也就是俗稱的還給老師了。

    慢的那一套則不然,它在短時間不會顯現出來,而是會慢慢滲透到你的靈魂裏,一點點的影響你的思維習慣,並持續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

    曉曉和小清子現在是聽不懂他們說的話,以後則未必。

    蔡雙信相信隻要她們聽得多,看得多,思維習慣必定會發生變化,看問題的角度肯定比接受普通教育的孩子站得更高。

    畢竟,他們今天在這裏討論的事情即使是國內頂尖學府的大學生也沒幾人有資格旁聽,更別說還能得到討論者的可以照顧。

    看著曉曉和小清子,蔡雙信想到了華夏曆史上三國時期的魏明帝,他從小也是被魏武帝帶在身邊,其長大後繼位手段已是高明無比。

    唯獨可惜的是其死得太早,被司馬家的塚虎給生生熬死了,不然哪有晉朝的事。

    也不知道以後華夏的商界會不會出現一個……不對,很可能是兩個商界女強人。

    蔡雙信的思想開起了小差。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