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子裏正在做這方麵的研究,畢竟我們不能隻顧著做鋰電池,它現在的效用隻能滿足兩個輪子的,四個輪子的我們還在想辦法。”

    許昂聽了很是滿意,他對趙金聰說道:“核心技術是一家企業的立足之本,也是一家企業能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核心技術哪裏來?答案隻有一個:科研。”

    “老趙,你能讓廠子主動研發新技術,證明我沒有看錯人。”

    趙金聰貌似靦腆的笑著,似是很不好意思的接受了許昂的誇獎,又仿佛對許昂的話非常受用。

    實則隻有他自己知道,錯非之前與許昂接觸的時候了解到了自家老板對科研的重視,他才不會下力氣搞科研。

    國外的技術很多都比國內先進,搞科研那麽辛苦,占用廠子裏的那麽多資金,還不一定能出成功,並不如花錢買進國外的資金和設備來得劃算。

    心裏的想法歸心裏的想法,落地實際行動上趙金聰並不會按照自己想的那樣去做。他曾經的經曆讓他深深的明白,貫徹上級的意圖,領會上級精神,與上級保持一致有多重要。

    既然許昂對科技研發看得很重,而對直接購買國外的技術並不喜歡,他趙金聰怎麽可能去犯老板的忌諱。

    看看,如今果然見到了成效。

    趙金聰知道,自己的行為讓自己在許昂心中加了不少分,這讓他愈發堅定一個信念:聽老婆話,跟老板走,唯有如此生活事業才能一帆風順。

    指了指已經重新裝上能源的電動車,許昂對趙金聰說道:“上去試試,看看效果如何。老趙我得提醒你,這車上的速度限製我給調整了,你可悠著點。”

    給小妹妹的電動車在速度上肯定會做限製,小孩子的自製力可不如大人,很多時候她們感知不到危險,一心隻想著好玩。若是不加限製,曉司機在小區裏飆車怎麽辦?

    真要是曉司機開車把人撞傷了,那該適用哪條交通法?

    是否需要未成年人保護法出來顯顯身手?

    話說,一個三歲……不對,是四歲的小豆丁飆車傷人,在這個年代也算得上大新聞了吧。

    趙金聰看了看曉司機的專車,讓他一個成年人去開這車,坐上去明顯會不舒服。但他二話沒說,上去就開動。

    許昂倒不是想為難趙金聰,而是他這個身高比起趙金聰來更不合適。

    後者作為曉曉電動車的老總,對許昂根據黃金遊輪的動力係統研究出來的簡化兼弱化了n次方的動力版本需要有親身的體驗,如此才能有最準確的判斷。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到底還是行業內的人,雖然這車坐得不舒服,手腳施展不開讓自己開車也非常別扭,但當車開動起來之後,趙金聰立馬察覺到了更換了動力源之後的不同。

    繞著大院開了整整三圈,趙金聰這才下車。

    他腳剛落地,就著急忙慌的對許昂說道:“老板,這是您從國外帶回來的新技術?比我們現有的技術要好太多了。您看,我們廠裏是不是能用上它?”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