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都會這樣想:人高曉君那麽大一老板,還能缺了我們這麽點錢?她那麽有錢,讓她的地產項目落到我們的轄區,還愁經濟帶動不上去,還愁沒有政績?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原本在這個階段國內不少地方為了獲得資金,拉到投資,讓港島的李家為代表的所謂純粹商人團體成了熱捧的對象,到哪裏都是座上賓,著實占了不少便宜。

    然而,許昂的橫空出世,加上高曉君在地產上這麽一插手,那種熱度立馬降了大半。

    不少人都會想:同樣是拉投資,我找內地出身的高曉君不好嗎,為什麽一定要找你李家?

    而且人高曉君的投資還能跟外資沾邊,說是拉到了來自米國的投資也不為過,這是什麽?

    這就是政績。

    是通往更高階梯的資本。

    二者孰先孰後還用想?

    “高姐是在國內談妥了好項目吧。”

    高曉君那裏的情況許昂很清楚,因為有了名氣,又讓大家以為她資金足夠雄厚的原因,高曉君拿下了的好項目不止一個。

    這些項目裏不少原本當地政府考慮的是來自港島的資金,也是日後讓李·純粹商人·阿誠捂地皮什麽都不用做轉手一賣就按億數錢的項目,得知高曉君將其截胡之後許昂心情好得都多吃了一碗飯。

    說到國內的項目,高曉君想起了一件事,她問許昂:“國內有同行想要借鑒港島的經驗,搞公攤麵積和期房,你怎麽看?”

    “我怎麽看?我拿眼睛看。”許昂撇了撇嘴,說道,“港島之前姓資,我們姓社。李家搞的樓花公攤那一套獲利的是他們自己,玩的是風險轉嫁和變相的吸收社會資金的那一套。他們的做法是讓買家承擔風險,並且減少自己的資金壓力,用更少的錢搶占更多市場不說,還能向某些方麵輸送利益。”

    “這種做法符合資本社會的商業邏輯,在以前的港島他們那麽做並沒有錯。我也很理解國內的地產同行們的想法,畢竟人都是趨利的,對自己有利的東西誰不想享受。但是,我們得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國家體製的不同,服務的人群也不一樣,某些不良風氣不能讓它起勢。”

    “我們華夏目前的政府是服務於人民的,不是為資本家服務,他們的那一套損人民肥自己的做法我不屑為之。”

    “錢,我有的是。利潤,未來國內的發展趨勢,二三十年內地產業都是黃金時期,我們不會少賺。那麽,我們為什麽要讓國內同胞戳我們的脊梁骨?我可不是他李紳士,更不是隻認錢的純粹商人,絕不會在國內賺夠了人民的血汗錢拍拍辟穀就玩離家出走的把戲。”

    高曉君明白了許昂的意思,她對此無所謂同意,也無所謂反對。

    正如許昂所說,她的這位老板有錢,國內的其他企業會有資金壓力,她可沒有。

    “行,就聽你的,國內的項目還是按照現在的先建好了再出售的模式進行。隻是公攤這一塊的話,估計還是得有一些。我們不能完全按照室內麵積來計算,我的意思是以建築麵積為準。”

    最後這一句話算什麽,商人本能麽?

    許昂聳聳肩,高曉君有自己的主意,他也不方便過多插手。

    反正與友商們比起來,這樣做已經良心到不能再良心了。

    果然,還是全靠同行襯托,都是友商襯托得好。

    “國內的項目高姐你看著辦,我們來說正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