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嘛……”許昂遲疑著,“與國企合作有方便的地方,但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如果一項技術我想要用它自己做一個公司,上麵會不會允許?”

    對這個問題李科得到的回複中已經有了預案,聽許昂這麽問之後,他便了出來:“如果能保證關鍵技術不外流,上頭原則上同意。”

    “明白了。”

    揉著眉心,許昂一臉苦惱的道:“要建光刻機研發室光是啟動資金便不是個數目,更別後續的投入了。我估計國內現在富起來的人裏也沒幾個像我這樣,願意在研發上做大投資。”

    李科想到了上麵對他的話,便道:“事實上,您是第一個這麽大手筆投入的人。”

    來他也非常佩服許昂,其他人有了錢,要麽就開啟暴發戶的享受之旅,要麽就想方設法的尋找更輕鬆的門路,好讓自己賺到更多的錢。

    其實也不是沒有例外,也有人在賺了錢之後想搞研發。

    然而,他們真要付諸行動的時候卻發現研發之路實在太艱辛,也太難走。

    更重要的是,他們沒許昂會賺錢,也沒許昂能賺錢。

    研發這條路在出成果之前所需要投入的海量資金,他們無力承擔,在現實的逼迫下他們也隻能選擇放棄。

    “技工貿和貿工技之爭麽?”

    許昂喃喃自語道。

    所謂技工貿和貿工技之爭,其實就是兩種發展路線的分歧。

    技工貿是以技術研究和開發的成果來推動生產和貿易領域,生產環節和市場環節是為推廣技術部門的研究開發成果而服務,使得科技成果生產化,市場化,體現的是科研技術的價值。

    貿工技則是以貿易領域為推動力,根據貿易反饋信息,即可市場反饋來調整生產環節。雖然新商品的生產依舊離不開技術部門的研究和幫助,但在誰服務誰的方向上與技工貿全然不同。貿工技的路線是讓科研技術為市場所左右,什麽賺錢就研究什麽,科技隻為生產和貿易服務。

    看起來後者似乎也沒有問題,可你耐不住有人走捷徑,更防不住外麵的人使壞。走這條路的企業走著走著就會被外麵的人給引導得走岔了道,由民族之光國民驕傲變成外人在國內撈錢工具的可不隻一個兩個。

    這條路已經因為外麵不斷仗著技術優勢卡我們的脖子,而我們內部的企業研發能力又撐不起而證明了其行不通。

    除非你拋棄身為華夏國民的責任心,成為所謂的國際化企業,立商業無國界的旗。

    對吧,柳什麽來著?

    “我這幾會住在韶年苑那邊,懂我的意思?”

    許昂的意思李科當然懂。

    上麵給了承諾,你許昂就得拿出真東西來。建立光刻機研發室那麽大的事,你暗示大家自己有技術在手,這技術是真是假,得要檢驗一番才能知曉。

    再者,將技術轉化為實物,不先看看你的技術資料,上頭又怎麽知道需要購買哪些設備。

    又或者你許昂先自己列個清單出來,你搞不定的上麵再幫你想辦法。

    厚厚的三個硬盤的資料,許昂瘋了才去慢慢查看,讓真正的專業人士來負責這塊才是最優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