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的HTC,曾經是安卓陣營的第一大手機品牌,比三星還猛,後來就是在蘋果的專利大棒下轟然倒塌。

    愛斯達可不會走那樣的老路。

    如果這次蘋果還不妥協,也沒關係,指紋解鎖方案之後還是視覺解鎖方案,愛斯達可以步步領先、處處卡住對方的咽喉。

    雙方的糾紛從去年11月份開始,持續了8個月,終於算是結束了。雙方達成了庭外和解,專利互換了不說,蘋果也終於以8000萬美元的價格,買到了iPad在國內的商標權。

    第二件事,就是愛斯達和現代手機的貼牌合作。

    這關係到了另一大供應商巨頭——SK海力士。

    這就很關鍵了。

    經過一番討論,愛斯達這邊一致認為不能跟現代成立合資公司,還好應該把貼牌機的核心業務掌握在愛斯達的手裏。

    現代隻負責去銷售就行。

            跟海力士的合作,很有必要大範圍的推廣開。可以取代美國的半導體公司美光,進入愛斯達的核心供應鏈體係裏。

    尤其是“摩托羅拉”牌的手機,應該都采用海力士的閃存芯片。並且要積極的跟海力士合作,展開定製服務。

    第三件事,是愛斯達的海外擴張。

    這件事暫時沒有開會討論,主要是周紹寧先跟周不器傳達這樣一個思路:“我認為,進入印度市場的時機已經來了。”

    “印度?”

    周不器一聽說是那個奇葩的市場,就有些頭大。

    周紹寧笑著說:“印度的市場是挺複雜,但規模大、潛力大。現在國內智能手機也發展起來好幾代了,上幾代的舊設備,價格足夠的低,完全可以符合印度市場的消費能力。”

    周不器問:“蘋果呢?”

    周紹寧道:“蘋果在印度市場有一些銷量,我們的Aster也有一些。不過,那隻針對富豪區。印度的富豪區,跟歐美的富豪區沒什麽區別。可對絕大部分的民眾來說,他們的收入都太低了,隻能購買極低價的手機。”

    “智能手機嗎?”

    “主要都是山寨機。”

    “啥?”

    周不器被逗笑了。

    周紹寧笑著說:“真是山寨機,跟國內一樣,準確地說,那就是國內的。實際上,印度根本就沒有手機製造的工業。印度的幾個本土手機品牌,都是從國內貼牌過去的。”

    “啊?”

    周不器還是第一次聽說。

    感覺印度的科技產業實力挺強大啊,手機製造又不需要多麽高精尖的技術,印度咋就做不了了?本土手機都生產不出來?

    周紹寧對此就簡單地解釋,“印度可以生產出手機,可各個環節的水平都很差,工作效率也低。自己做出來的手機,成本遠遠高於從國內購買的貼牌機。本來印度也有幾個本土製造的手機品牌,後來都被另一批從國內貼牌過去的本土新勢力給打死了。因為從國內買過去的貼牌機,性能更好、成本更低,設計得更漂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