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對他的工作的滿意度,可以用99%來形容。

    可比陸器強多了。

    對陸器的滿意度,最多60%。

    在紫微星國際的這一眾核心高管裏,就屬這個印度裔的庫裏安最讓人滿意,僅從業務的角度來看,他甚至比唐斌辰做得更好。

    在他的帶領下,紫微雲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世界第一,市場份額比亞馬遜雲多了8個點。

    周不器就笑著說:“紫微雲也不可能把所有領域都吃下,我們在流媒體領域近乎壟斷的優勢,要麽亞馬遜也不能劍走偏門去拍電影了。”

    庫裏安笑笑,“也是。”

    隨著奈飛自製劇《紙牌屋》的成功,全世界的流媒體平台都開啟了自製劇的戰略,亞馬遜也在跟風。

    亞馬遜為什麽要做流媒體?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這種決策最重要的戰略價值,就是雲計算。如果隻從業務的層麵考量,亞馬遜的流媒體可有可無,是亞馬遜旗下很邊緣的一個業務。

    可有一點不能否認,流媒體是大勢所趨。

    而流媒體需要強大的存算資源。

    讓這些公司都去買,誰都買不起,YouTube也不行。

    那就隻能去租了。

    去雲計算平台上去租相關的資源。

    這就有技術上的選擇了。

    亞馬遜雲缺乏在這個領域的技術積累,對流媒體缺乏了解,在一些細節上就處理得不夠好,導致流媒體平台在流量爆發的時候會經常宕機。

    紫微雲是從國內發源的。

    國內互聯網最擅長的就是處理高並發、流量在短時間爆發的這種難題,技術水平比矽穀還強,恰好跟流媒體的技術需求很契合。再加上後續紫微星跟奈飛、Hulu、YouTube等知名流媒體平台達成了合作協議。

    技術積累就越來越強了。

    在流媒體領域的雲服務市場,紫微雲已經是獨霸天下,市場份額超過了85%,連那些成人網站都紛紛來購買紫微雲的服務。

    亞馬遜雲就會很著急。

    想要跟紫微雲競爭,就一定要在流媒體雲服務這個領域的技術方向有突破,至少要在技術層麵把一些基礎問題都解決好,然後才能在商業層麵跟紫微雲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去競爭。

    怎麽把技術層麵做好?

    光理論不行,還得實踐,得實際操作起來。

    靠別人肯定是不行了。

    亞馬遜就自己做流媒體了,市場不是不相信亞馬遜雲在流媒體雲服務領域的水平嗎?那好啊,我做給你們看!

    其實就是周不器總結出的平台經濟一定離不開“自營 第三方”的理論。

    亞馬遜先做亞馬遜視頻,把自營的流媒體業務給做起來!

    自營做起來了,技術問題解決了,數據資源和行業經驗都總結出來了,行業威信出來了,也就有市場競爭力了。

    亞馬遜雲在流媒體雲服務領域的體係也就搭建起來了。

    這才有可能吸引到更多的“第三方”客戶,從紫微雲那邊挖牆腳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