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今天是怎麽回事?”

    “雷俊邀請我去投資凡客呢,說是要聯手打造一個國潮品牌,去對抗優衣庫、zara什麽的,我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

    “難!”

    石婧琳搖搖頭,表情不輕鬆。

    周不器歎了口氣,“是啊,聽你這麽一說,是不容易,服裝這玩意快進快出,要緊隨潮流,得有強大的多級管理能力。”

    石婧琳道:“是,國外的服裝品牌都做了幾十年了,都有著很成熟的國際化運營經驗,有著一整套完整的清庫存方案,向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國家進行庫存分配。人家坐擁全世界,是全球化的調配,我們隻有國內市場,流轉的範圍很有限,最多就是給非洲發貨。”

    “是啊,國內市場再大,也比不了全球市場的消化能力。”

    這一刻,周不器也就理解了為什麽國內時尚品牌在國際巨頭的衝擊下都節節敗退的原因了。

    外國品牌可以追求更低的毛利,可以采用更好的材質麵料、更好的設計,更低的價格。國內品牌則不行,庫存周轉是個很大的障礙。國外的可以很容易地清庫存回款,國內的清不了庫存,一旦大量滯銷,現金流就崩潰了。

    前世的凡客就是,一度倉庫裏滯銷了200億的貨,這些貨多是“借來”的,是從供應商那裏借來材料,然後讓廠家先生產、後付款。

    產品做出來之後,其實賣得也挺好。

    可是,誰能肯定每一款產品都能售罄?積少成多,越積越多,外債還不上,融資跟不上,就扛不住了。

    石婧琳抿嘴道:“你不是總說嘛,舍掉得越多,得到得越多。越是追求低利潤率,越是能做成大生意。就像電腦產業似的,以前全世界有幾千家電腦品牌,現在就剩下那麽十幾家了。主動降低利潤率,看似賺得少了,實際上競爭對手都死了,自身的市場份額提高了,賺得反而更多。”

    “還用你教育我?”周不器哼了一聲,“雷俊和凡客,玩的就是這個套路,一定是超低利潤率,用低價低利潤的策略來統治市場。”

    其實後來雷俊做小米,所運用的商業思維就是來自陳念的凡客。

    主打性價比,超低價。

    那個時間段,凡客如日中天,深受80後的追捧,堪稱國內第一大潮牌。雷俊投資了小米工作室後,就是順著凡客的這個商業思維,做起了小米科技。

    慶幸的是做手機的門檻比做服裝高多了。

    做服裝,基本是想怎麽搞怎麽搞,毫無供應鏈壓力。做手機就不行了,供應鏈短缺,小米手機供不應求。

    最終的結果就是,從來不缺貨的凡客因為存貨太多玩完了。小米手機因為供應鏈管理得不好,沒有庫存,避開了這個雷區,一點點地做大做強。

    所以說創業的成功一定離不開天時地利的運氣,要是小米的創業階段像凡客那麽順利,估計也就死翹翹了。

    周不器漸漸地捋清了思路。

    這麽看來,這一世想要挽救凡客,別的都不用看,一定要盯住庫存周轉,這是最關鍵的。

    石婧琳道:“還有bono和麥網呢,也是b2c做服裝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