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接著說:“500萬部隻是最保守地估算,是今年的產能。如果這部手機發售後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歡迎,明年必定還要增產。去年的iphone問題那麽多,在美國還賣出了600多萬部呢。幾百美元的手機,在國內算是奢侈品,在美國就是大眾消費品,他們買得起。”

    雷俊的氣焰一下就打下去了。

    忽然有點臉熱。

    他還想能靠著這6000萬美元的“巨額資金”的誘惑,去換來一個董事長的位置呢。

    好打臉啊。

    不過,雷俊也有自己的思路,沉聲道:“嗯,你說得對,500美元的手機在美國市場不算什麽,可是在國內根本不行。國內的雜稅比較多,商業環境也更複雜。你想維持80美元的利潤,國內的零售價至少要600美元。老百姓根本消費不起。”

    周不器瞥他一眼,“你有想法?”

    雷俊道:“物美價廉啊,這不是你最擅長的嗎?當初校內網還給大學生推出過定製款的手機呢。我現在的助理,用的就是你們當初推出的這款手機,都用出感情了。”

    周不器點了點頭,“你說得對。”

    越是高端機,利潤率越高。aster的真實零售價510美元,利潤80美元,利潤率15.7%。雖然無法跟iphone相比,但也算很高了。

    尤其考慮到這隻是第一款的aster,需要打通供應鏈,打通各種渠道關係,額外支出會更多。

    以後業務成熟了,利潤率會進一步地提高。

    可是低端機就不行了,利潤率必然很低。

    其實周不器也有心理準備。

    在早期的智能機時代,想賺大錢,要依靠歐美和日本市場,在發達國家銷售高端機。國內市場還是要以低端廉價的智能機為主。

    想使用智能機,得是高端網民裏的高端網民。

    這不是錢不錢的問題,還有操作的因素。

    普通人根本不會用。

    會刷機、會越獄,會“手機 電腦”的協同操作,是早期智能機的必備操作。

    很多智能機的需求者都是大學生。

    他們不可能花大幾千塊錢去買一部手機。

    所以,賺錢要靠國外。國內還是以低端機搶市場,把智能機的行業帶動起來才行。

    國內還沒3g網呢。

    要到明年才發牌照。

    不著急。

    真正的低端廉價的智能機大規模地麵向市場發售,得等3g基站全覆蓋,估計就要等到2010年了。

    這些規劃,周不器就沒必要告訴雷俊了。

    這是商業機密。

    雷俊鄭重其事的道:“我認為,智能手機市場大有前景,國內市場不可忽視。如果我去紫微星電子當董事長不合適的話,要不我過去當個顧問吧……”

    周不器好笑道:“這我可說得不算,你得去跟周紹寧談,他是紫微星電子的董事長和ceo。”頓了一下,他就很奇怪地問:“以前我邀請過你啊,你怎麽就改主意了?”

    雷俊有點小尷尬,“對市場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周不器歎了口氣,很無奈地說:“雷總,我跟你說句實話,我當初是真心實意的邀請你加入。紫微星電子的股份構成裏,我個人持有10%。其實我一點股份都沒想要,我當初之所以保留這10個點的股份,就是希望未來能夠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加入,然後把股份轉給他,把企業做大。隻可惜,你沒同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