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老頭子們,對娛樂圈一點興趣都沒有,讓他們接盤,基本不可能。

    如果能傍上馬老板的大腿,那才是前景光明。

    然後……就遭遇了當頭棒喝。

    柳老總帶了一個年輕人過來,叫周不器,一個在校大學生。

    讚不絕口不說,還想把今年的名額,交給他。

    按照泰山會的規矩,必須所有成員都同意了,新成員才能入會。可是,周不器是柳老總親自提點的年輕人,又蓋了高帽,誰敢反對?

    別看柳老總平時笑嗬嗬的樣子,可真正是不怒自威。

    他是泰山會的會長。

    是這個全國最神秘、最頂級的富豪圈子的控製者。

    尤其俞敏紅的一句“京圈”,幾乎就定了性。

    全國私人性質的商會組織不少,都帶有明顯的地域特點。泰山會表麵上說是麵向全國的企業家,實際上,就是以京圈為主、外地為輔。

    會長是柳老總,理事長是段村長,都是京圈定海神針一般的人物。

    周不器沒接觸過這麽高層次的商業圈子,自然不知道內情,可聽說自己把馬老板的名額搶了,多少還是……很興奮的。

    這是認可感啊!

    千金不易!

    去年,老馬召開西湖論劍,邀請了一批互聯網精英,卻沒有他。這次,自己算是用實力贏得了大佬們的尊重。

    這也就是過了半年多的時間吧?

    周不器心中頗為自豪,覺得自己的成長,還是很快很猛很矚目的,至少跟老馬有了平起平坐的資格。

    坐下喝茶了,基本上就算定了。

    等5月份了,泰山會所有成員都聚齊了,再走個形式,投票表決,周不器就算正式成為這個組織的一員了。

    盧老總笑著說:“現在的泰山會,跟以前不一樣,企業家俱樂部都要成立了,泰山會就不需要承擔那樣的功能了,是單純的企業家私人交流的圈子。不過有個規矩,不準記錄、不能錄音。這裏說過的話,不能傳出去。傳出去了,也不會認。”

    俞敏紅補充了一句:“還有,不能缺席。不管什麽原因,隻要缺席了,就得交20萬元的罰款。”

    這就是典型的柳老總式管理思維了,周不器笑道:“一定的,我主要的工作地點就在首都,盡可能的多參與,多取經。不過……”

    他頓了一下,試探著問:“盧老總,聽你的口氣,泰山會和企業家俱樂部,還有什麽關係?方便說嗎?”

    盧老總好笑道:“有什麽不方便說的?在這裏,任何話題都可以聊,別外傳就行了。老柳,要不你來說說?”

    柳老總擺擺手,“你說吧。”

    盧老總有點禿頂,卻很愛說話,就快速的說道:“當年,國家科委牽頭在中關村成立了一個企業家討論小組,就是想搭建一個相互交流的平台。老柳、老陳,還有村長,都是第一批進來的。後來人就越來越多,一半的人都是來自政府、媒體和學者。當時叫泰山產業研究會。內部還有一個刊物,叫《泰山通訊》,算是內刊,有一些經濟上的超前理論和政治主張。當時我們的秘書長老華是體製裏的人,有他主導,也出不了事。去年,老華死了。”

    茶室裏的氣氛,好像一下就冰冷下來。

    柳老總歎了口氣,“老華跟泰山會,算是生死之交,擋了不少事。他沒之後,內刊就沒法辦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