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了一個眼神,賀陽就侃侃而談,把楊振坤的個人履曆都介紹了一遍。

    可以這麽說,就憑他過去做出的成績,兩院的院士裏,除了他的博士導師王玄院士,其他人都比不上他。

    如果他還在體製內,很可能就會是我國最年輕的院士了。

    聽過了介紹,張一明眼睛雪亮,他是個技術控,驚喜的說:“這麽說,我們要下決心做核心算法的研究,專研分布式處理算法了?如果真的做成了,對我們的數據處理算法,也有很大的幫助。”

    周不器道:“要更進一步!”

    “哦?”

    張一明很驚喜。

    同樣的,程秉皓和郭鵬飛也很感興趣。他們都是技術出身,對這方麵有著天然的追求。

    隻有王浩陽,心中一凜,臉都黑了。

    更進一步?

    這是要幹啥?

    公司已經沒錢了!

    投資奇虎360的錢,剛剛要收回1000萬美元,能夠解決公司存在的現金流隱患危機。這一下又要大出血了嗎?

    對紫微星這種旗下有著諸多業務,營銷、產品、運營、科研都在做的公司來說,賬麵上隻有幾千萬,是非常危險的。

    按照財務管理的角度來說,公司賬麵上要存有至少能滿足日常運營18個月的現金流。

    現在,紫微星每月的支出在1200萬左右,18個月……就是2億多!

    哪來那麽多錢?

    周不器好像對錢沒什麽概念,做事很堅決,沉聲道:“我和楊博士談過了,不能為了科研而科研。想要產生動力,就必須是為了產品而科研。”

    “我們要做什麽產品?”

    “分布式的關係數據庫!”

    話音一落,眾人齊齊變色。

    連程秉皓、張一明、郭鵬飛三個技術出身的也驚呆了,張大嘴巴,嗔目結舌。

    在計算機領域,這是個新概念。

    哪怕是矽穀,也沒有巨頭公司對這個方向展開過研究,這完全是一塊空白市場。

    能行嗎?

    國內這幾年互聯網發展的這麽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一直在模仿矽穀。美國人在前麵蹚雷,我們在後麵借光。

    他們做失敗的項目,我們不做;他們做成功的項目,我們抄襲過來,做成國內版。

    這不僅減少了失敗的幾率,也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財力。

    這種模式多香啊?

    現在,我們要做分布式數據庫,這可是美國人沒走過的路,萬一前麵有雷,我們不是要自己踩?

    這裏麵蘊含著極大的風險。

    賀陽喝道:“這太冒險了!”

    郭鵬飛很是心虛,“老周,這……不合適吧?”

    張一明歎了口氣,搖搖頭。

    程秉皓驚愕半晌,才癡癡的說:“這是技術開荒啊。”

    王浩陽生生咽了口唾沫,怔怔失聲:“這得投入多少錢呐?”

    決策委員會的六個人,其他五個竟然都不讚同。

    周不器對他們的反應並不奇怪。

    這就是國內科技圈的現狀了。

    核心技術很重要,這誰都知道。可真正麵對了,誰能下決心去做?業內,有一群天天喊口號的。圈外,也有一群天天鼓吹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