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安慢慢思忖著他的話。

    周不器繼續道:“產品經理,要懂技術,知道技術趨勢和實現難度,以防市場部那邊提出一些無法實現的技術要求。同時,也要懂營銷,要能夠配合市場部那邊的用戶反饋,加以執行。如果用百分比來看,產品經理要有35%的項目管理能力,15%的個人領導魅力,20%的市場業務能力,15%的研發技術能力,以及15%的溝通和處理衝突的能力。”

    季子安年紀輕輕,哪裏懂這些啊。

    以他微不足道的互聯網認知,在他的印象中,互聯網企業中好像沒有一家增設過產品經理這個崗位。

    不僅是國內,國外也是。

    這通常都是一些傳統的世界巨頭公司要應付極其複雜的內部管理,才應運而生的一個崗位。

    互聯網企業內部的管理都是清晰明確的,不需要這個職位。

    他趕緊拿筆記錄。

    周不器又道:“在產品管理中,產品經理是領頭人,是協調員,是鼓動者。作為產品經理,雖然針對產品開發本身有很大的權力,可以對產品生命周期中的各階段工作進行幹預,但從行政上講,並不像一般的經理那樣有自己的下屬,但他又要調動很多資源來做事。”

    季子安慢慢思索著道:“所以,這是個極其考驗情商的職位。”

    “差不多吧。”周不器揮了揮手,“如果把產品開發當成賽艇運動,那麽在最前麵擂鼓喊號的就是產品經理。他自己不劃船,但要鼓舞每個參與者都使足力氣,而且要協調好,將他們的力氣往一處使,他還要保證所有人的方向都是一致的,都知道朝哪個方向走,不能出現有人用力不對的情況。”

    在國外的巨頭企業中,產品經理這個職位還是比較常見的。

    不過國內不流行,尤其是互聯網公司,追求的都扁平化的極簡主義管理,層級越少越好。

    後來是360的周紅衣,發現市麵上的殺毒軟件都太操蛋了,太反人性了。

    為了推出一款跟市場契合、適合全民普及的殺毒軟件,這才增設了產品經理這一職位。

    效果極佳。

    形成了一個極好的開端。

    從那以後,其他IT公司有學有樣,紛紛增設產品經理的職位。華夏互聯網算是在產品的應用層麵有了對美帝的整體性超越。

    尤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

    美國互聯網公司開發出來的產品,技術含量很高,但使用起來體驗真不算太好。

    對比一下中美的同類產品,華夏的互聯網產品也許技術含量不高,但用戶體驗絕對爆炸。外國人來旅遊,可以很輕鬆的上手使用。

    可美國那邊的產品就不同了,還是固有思維,去外國旅遊一趟,那邊的軟件APP,能給你用的暈頭轉向,包括Facebook這樣的王牌APP,臃腫混亂,亂七八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