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別看現在胡校長沉著臉,嚴詞教訓他,卻是一種長輩對晚輩、師長對學生的關切之情。

    關係杠杠的。

    “除了團購活動之外,還有一件事,算是我找你幫忙了……”

    胡校長的話未完,周不器就趕緊打斷了,“胡校長,您可千萬別這麽,從我來入學以來,就沒少讓你操心。你是副校長不假,可在我心裏,就是一個和藹可親的長輩。有什麽事,你直接吩咐我去辦就行了。”

    這一套一套的。

    胡校長暗暗好笑,不過也暗自欣賞。

    這種套話雖然聽起來有點扯,有拍馬屁之嫌,可是在社會上打拚,必須得學會這種套話。不論是商場職場還是官場,都是相互抬轎子的過程,恭維別人,就是抬高自己。

    “是這樣,中央要推進新一期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北科是教育部直屬高校,可以申報參加國家級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這一次,胡校長洋洋灑灑,長篇大論。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麵向的是985、211級別的國家重點高校,由中央部委直接牽頭,分為三個部分:創新訓練項目、創業訓練項目和創業實踐項目。

    簡而言之,前兩類是紙上談兵,寫寫商業計劃書、模擬企業運行,撰寫創業報告等等。

    第三類才是重點,是真刀真槍的幹。

    省級的計劃項目,由地方財政撥款。像北科這種頂級學府參與的國家級計劃項目,是由中央財政撥款。

    第一類項目,每個項目撥款1萬元;第二類項目,每個項目撥款5萬元;第三個項目,每個項目撥款10萬元。

    其中,獲批的項目數,分別是項、4000項和2000項(大約)。

    通過簡單的計算,單是項目撥款,中央財政就要支出7個億!

    再加上其他各項支出,總投入10個億!

    而且,本次活動並不由教育部負責,而是由政務院督導,由教育部、工信部、商務部等七八個國家部委共同協辦,可見中央對茨重視。

    這就是國家意誌,大國戰略。

    跟西方的民選政府不同,我國是標準的精英治國。群眾都是烏合之眾,隻有精英才能帶領一個國家走上最正確的道路上。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聯想和華為。

    早在九十年代,國家就對這兩家企業進行過深度的政策和資金扶持,也對兩家企業做出了不同的戰略規劃。

    華為走的是技工貿,就是先技術、再工藝,再貿易的路線,紮根科研,著眼於未來。

    聯想內部也一度內訌過,到底是走技工貿路線,還是走貿工技路線?

    一度鬧的很凶,幾近分家。

    在官方的支持下,柳老總打敗了強推技術的倪院士,聯想走上了貿工技的路線,即先貿易,再工藝,最後才是技術的追求。

    把握當下,有聯想。

    放眼未來,看華為。

    而近些年的聯想也不負厚望,成了國家IT產業的頂梁柱,是旗幟企業,甚至並購了美國IBM的電腦事業部,走向全世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