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俞便是笑起來,似乎回想到了什麽愉快的事情:“出了門。才是真正的知道什麽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以前在家中,隻以為家裏的長輩們哥哥都是頂尖的,出去了才知道,強中自有強中手,我們……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而且,各家有各家的長處,也不能放在一處比較什麽。”

    沈玉闌聽著常俞這樣說,也是忍不住笑起來——也跟著想起了信上常俞說起過的那些事情。

    常敏也是同樣欣慰歡喜:“不錯,出門一趟,長大了不少。去給你爺爺請安了不曾?他見了你,肯定也很歡喜。”

    “已經請安過了。”常俞笑得眼睛都微微眯起,想來應該是在常老爺子那兒得到了中肯的表揚。

    沈玉闌也替常俞高興起來——常俞出去三年,的確收獲了不少。雖然辛苦些,可是真的成長了。

    常敏又說了幾句話,便是道:“我還要出去,就先走了,你們晚輩之間多交流交流,總有好處的。”頓了頓看向沈玉闌:“今兒你就留下吧。不過一會兒記得去替我檢驗送來的藥丸。”

    沈玉闌忙笑著應了。

    常敏著才走了。

    沈玉闌也不扭捏了,走過去大大方方的跟常俞玩笑:“聽說北方的人格外高大,你和他們站在一處,會不會吃虧?不過聽說那邊冬天格外冷,你怕不怕?”

    常俞笑著解釋;“北方人大多淳樸好客,過去了都是熱情的。雖然看著高大,可是都極為親厚。不會吃虧的。冬天確實冷,一到那個時候,冬天每日都得去屋頂鏟雪,不然就得壓塌房子。若不是必要,他們都在家裏貓冬不肯出門的。”

    沈玉闌就歎了一口氣:“換成是我,我肯定也不樂意出門。”頓了頓又問:“那冬天出診的話,是不是特別困難?”

    “嗯,冬天基本都盡量不出診的。而且大家若不是實在是病得厲害了,也不會在冬天請大夫——跑一趟實在是麻煩得很。”常俞一一的解釋,絲毫沒有半點不耐煩。

    “不過我聽說北方的藥材都很不錯。”沈玉闌笑著問,倒是真的挺好奇——雖然以前去過北方,可是有了那些現代化的設備,基本上也是沒什麽差別的。和現在這樣自然是不同的。

    常俞幹脆在椅子上坐下來,大家都紛紛也去尋了椅子圍著他坐下。常俞便是撿著一路上有意思的,和醫術相關的東西一一說了。

    沈玉闌倒是聽得津津有味——雖然在信上已經看過了,可是這會子常俞親口描述出來,更為詳細生動,仿佛閉上眼睛就能看見那些情景。

    其他人亦是如此——現在出行可不是什麽方便的事兒,許多人一輩子沒出過一趟遠門都是有的。此時聽這些,自然是覺得有意思。

    唯獨秦玉娘卻是不大喜歡這些的——她鬧不明白說這些有什麽意思?

    不過好幾次她也沒插上嘴,加上剛才沒搶到好位置,自然也就更加的不痛快了。

    常俞說了許久。沈玉闌怕他嗓子幹了,便是順手將桌上的茶遞了過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