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場戰役,陳壽和羅貫中都忽視了,在《三國誌》和《三國演義》裏皆是一筆帶過。但實際上,他對魏國局勢造成了深遠的影響。魏大將軍曹爽和征西大將軍夏侯玄率軍十餘萬攻打蜀國,本是新立,欲取得戰功增加威嚴。不料不僅未取得一絲戰果,還致使魏軍損失慘重,而為之幫忙的少數民族也因此嘩變,為後來的魏國,乃至西晉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潛在威脅。同時,費禕的勝利,也為曹爽失去威信而被司馬氏奪權埋下了伏筆。所以,這場戰役,可謂是費禕一生中對蜀漢最大的一次貢獻,也使其畢生中最光彩的一筆。特別是戰前一局棋,令費禕顯得更加自信、瀟灑、成竹在胸。

    此戰勝後,費禕被封為成鄉侯。在蜀漢朝中的威信幾與蔣琬並肩。而在蔣琬病重將益州刺史讓與費禕之後,費禕的權力和威望實際上就已經超過了蔣琬,成為蜀漢執政的第一人。

    而我們的薑維呢,上章已經說道,他一直在蜀漢西邊作戰,忙於“連結羌胡”。但是在對待薑維的態度上,費禕和蔣琬是非常相像的,那就是限製、再限製,每次撥給薑維的兵馬都不超過一萬。然薑維性情堅韌,不屈不撓,在蔣琬、費禕相繼執政的二十年間,他帶著那少得可憐的兵馬,在“連結羌胡”的作戰中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延熙九年,也就是大司馬蔣琬逝世的那一年,薑維對西部邊陲叛亂的少數民族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威逼利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將羌胡之人收服,不僅消除了西方威脅,還為蜀國增添了可觀的生力軍。於是,在延熙十年(公元247年),薑維因功升任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主持朝政。二十年,距諸葛亮逝世已經整整二十年了,我們的薑維不屈不撓,常年於人煙稀少之地,與尚未開化的少數民族浴血奮戰,到這一年,終於是熬出頭了。

    當然,薑維的升遷也引起了大將軍費禕的“高度重視”。費禕極力地誇獎了薑維,讚譽之詞說的那叫一個天花亂墜。但在此後對薑維的限製愈發明顯,給其調撥的兵馬是愈來愈少。因之,熬出頭的薑維,依然無法大規模地統兵作戰。

    《三國誌·蔣琬費禕薑維傳》有如下記載:(維)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

    接下來,我們再談論一下大將軍費禕的政治才能。據史書記載,費禕可以在處理政事的同時,聚餐會友,聽曲嬉戲,與人對弈,既能讓自己醉生夢死,又不會耽誤國家大事。後來董允接到了尚書令一職,廢寢忘食地處理政務,勤勤勉勉,卻也沒有費禕的效率高,隻得自愧不如。

    同時,費禕推行休生養民的戰略方針,反對大興兵戈。因此對薑維的北伐方針也多有限製和駁回。費禕的這一政策確實為積貧積弱的蜀漢帶來了一定的喘息之機,也為兩川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無論是從短期戰略還是從長期戰略上看,都不失為蜀國的上上之策。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