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畫見他似也就隨口好奇兩句,解了疑惑,便不關心了,打算睡去,她自然也不會再多說擾他,識趣地不再言語,玩著手裏的籃子。

    宴輕很快就睡著了,舒舒服服地睡了一段平坦的路麵,過了平坦路麵後,便是顛簸崎嶇的山路,他被晃悠醒,再睡不著,索性出去騎馬了。

    淩畫是個不喜歡騎馬的人,除非有必要的特殊情況,如今哪怕在車裏顛簸晃悠,她也不會出去騎馬吹冷風,所以,宴輕出去騎馬後,她又重新拿起綠林的卷宗來看。

    當日,走了一日,夜晚,又找了一戶農家入住,這戶農家更要艱苦些,隻有一個孤寡的老婆婆,這個老婆婆的兒子死在了戰場上,孫子如今又被征兵走了,老婆婆靠織布為生。

    當日晚,宴輕便跟著老婆婆學織布。

    手織布的織造工藝十分複雜,從采棉紡線到上織布機織布紮花、彈花、紡線、打線、漿染、沌線、落線、經線、刷線、作綜、闖杼、掏綜、吊機子、栓布、織布等七十二道工序。

    宴輕不可能在短短時間學全這七十二道工序,隻是幫著老婆婆幹活,一邊聽老婆婆說教給他。

    老婆婆大約獨自一人生活的太久了,如今有年輕人住在她家,又是這麽漂亮的年輕公子,很是歡喜高興,見宴輕一點兒也沒有高門大戶貴公子的倨傲脾氣,一點兒也不嫌棄她穿著破爛,不止跟她幫忙,還跟她討教,她很樂意跟他多說話教給他如何織布。

    老婆婆的院子也是三間屋子,但卻不及上個農戶人家的三間土坯房,老婆婆是住了三間木頭搭建的茅草屋,一個茅草屋被占用了作為織布房,另外兩個茅草屋老婆婆住一間,其餘一間空著,但收拾的極為幹淨。

    屋子裏也搭建了木板床。

    淩畫沒打算住這茅草屋,而是打算跟著琉璃睡在車裏,將茅草屋給了宴輕住。

    宴輕聽了,對她擺手,語氣不容拒絕,“你住屋子裏,我睡馬車。”

    “這山裏雖然風小,比京城要暖和些,但夜裏也十分涼寒,哥哥還是住屋子裏吧,別染了風寒。”淩畫知道宴輕最不喜歡喝苦藥湯子,也不喜歡吃糖裹著的藥丸子。

    宴輕有不同意見,“那也比你染了風寒高熱幾日不退強,聽我的。”

    淩畫:“……”

    的確是這個道理!

    琉璃在一旁說,“咱們帶的被子足夠了,小姐跟我一起睡車裏也可以,晚上多蓋兩床被子就是了,兩個人一起睡暖和,不見得會染了風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