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人不理智,沒法跟他講道理。

    冉少棠連夜讓謝迎刃送自己回境山,休整了一晚上,她帶著秦曉月,由自告奮勇的王福來駕車,走最近的路程,從鬼方直奔澗城。

    坐在華麗寬敞的馬車上,秦曉月好奇地問冉少棠:“公子,咱們去周饒做什麽?”

    冉少棠掀開窗簾一角,望著飛馳掠過的景色,漫不經心道:“吃、喝、玩、樂。”

    澗城與千門鎮一樣,地處大漠。

    然而隔著綠洲鬼方,澗城的氣候卻比千門鎮的氣候要幹旱,是以糧食匱乏,隻能依靠從周饒國的富饒之地高價購買糧食。

    以前的澗城百姓經常處於饑餓狀態,自從這裏變成了三皇子宗政慎的封地,他與周饒做生意的幾大糧商溝通了數次,又上書周饒帝述邊關之百姓疾苦。以史籍典故為例,指出邊關百姓若不能安居勢必會造成國家安全隱患。

    不知是周饒帝憐惜這個兒子,還是史籍典故打動了這位皇帝,他特例賞賜了許多的財帛,同時還免去此地三年的賦稅。

    一時之間,此舉引得皇後與大皇子對宗政慎虎視眈眈,時刻派人密切注視著他。

    還好,幾年來宗政慎除了拿出銀兩時不時的救濟災民,並無特殊舉動,才漸漸放下心來。

    在宗政慎的治理下,澗城雖不上是繁華之地,卻有另一番邊關大漠勢要崛起的景象。

    冉少棠在這裏逗留了三日,最大感觸便是---有利可圖。

    高兮國與周饒國休戰五年,兩國簽訂睦鄰友好協議不過兩年,邊關貿易還未在官麵上允許,但老百姓私底下已經開始互利互惠。

    兩國將領官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未橫加阻攔。

    冉少棠覺得這是賺錢的最好時機。

    幾日來,她帶著秦曉月走街串巷,了解當地風土人情,吃喝玩樂的同時,順便把周饒國情摸了個大概。

    這一日,她坐在茶樓聽曲,心中盤算著高兮與周饒兩國可做貿易的生意。

    高兮國盛產糧食、鹽,周饒國鐵礦資源豐富,其中鹽與鐵這兩樣都被朝廷抓在手中,要想賺錢隻能走私。

    走私的風險又太高,唯有糧食可以做些文章。

    她正拿竹筷沾著茶水在桌上寫來算去,突聽樓下有人罵罵咧咧的往二樓而來。

    店二似乎攔不住,一個勁的著好聽的話。

    “顏公子,二樓已經被人包了。您看三樓還有個靠窗的位置,要不您”那二話還未完,卻被人一拳打在臉上,哎呦一聲骨溜溜滾下樓梯。

    秦曉月警惕地站起來,擋到冉少棠身前。

    “公子,外麵聽動靜是衝咱們來的,您看要不要把王福喊上來?”

    雖然王福的三腳貓功夫不一定能打贏對方,但動起手來總比兩個孩子要強吧。

    冉少棠輕輕一笑,白嫩的手拭去桌上的字,淡定道:“怕什麽,也許人家是搶著來幫咱們值錢的呢?”

    她話音剛落,房門被人從外麵一腳踹開,衝進來一個彪形大漢,滿臉胡子,眼睛滴流圓,秦曉月仰著頭看門口這座大山,感歎道:“爺呀,比村裏的那頭配種用的公牛還壯實。”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