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顯被召集過來開會,非常感慨地:“多事之年啊。”

    關於明年晉國要跟秦國大戰的消息,呂武已經告知了眾家臣。

    連帶邊疆隨時可能遭到白狄侵犯的猜測,他也進行了預言。

    這不,白翟聯軍今年才遭受重大損失,還是沒徹底打疼狄人,又集結大軍要來侵犯了。

    向邊疆貴族發出警告的是邊防駐軍。

    晉國去年三軍齊出動,跟白翟聯軍打了一場,消滅白翟聯軍之後駐紮在北疆,過年沒幾個月就南下。

    今年完成了與楚國的會盟,三軍前往新田解散。

    而才解散多久,北疆又再一次麵臨入侵。

    不知道的人一看,還以為晉國馬上就倒架,淪落到了連胡人都能隨時來欺負的地步。

    很關鍵的是晉國呈現了內部不穩,又顯露出了疲態,才一再遭到秦國的挑戰。

    狄人是秦國一再忽悠和鼓動,才有了多次的主動入侵。

    “明歲與秦大戰,必是一場曠世之戰。”宋彬也想當預言家,比較期待地問呂武,道:“主,可有消息?”

    晉國現在的局麵是自己內部不穩造成。

    可是晉國的貴族不能承認,他們隻能尋找一個敵人,一再搞事的秦國,無疑就很合適勇來轉移晉國的內部矛盾,成為發泄怒火的對象。

    呂武道:“無非三軍齊出罷了。”

    宋彬又問:“此次狄人來犯,元帥將出動哪位軍將。”

    呂武搖頭道:“各軍疲憊,去歲納賦未歸,已誤春耕、秋收。今次該是魏氏應對。”

    姬壽曼這位國君喜歡搞事。

    欒書以及其餘卿卻不會讓國君瞎搞事。

    晉國西北疆的“霍”地沒有大貴族,北疆卻是魏氏的封地。

    為了明年能拚盡全力跟秦國打,欒書不會因為狄人入侵再去集結哪個一個軍團。

    那麽北疆能出力的也就隻剩下了魏氏。

    邊防駐軍已經向周邊貴族預警,魏氏那邊卻沒有派人征召。

    以呂武的理解,魏氏是要好人當到底,不征召去年疲於奔命的各個家族,要用自家的軍隊解決白狄的這一次入侵。

    盡管是這樣,西北疆和北疆的各個貴族還是要悠著點,起碼應該發布武士征召令,集結成軍以備不測。

    呂武一樣下達了征召令,卻隻是集結起了五百名武士,召喚了兩千屬民成為領主臨時武裝。

    他們的訓練交給宋彬來執行。

    呂武則是重新投入到水利設備的研究當中。

    一些消息先後從北邊傳了過來。

    魏氏的呂琦集結了兩個師的兵力,主動開赴白狄的地盤。

    雙方在“蒲”的東北麵,臨近呂梁山的平原爆發大戰。

    而西麵又傳來了消息,有一支秦軍在沒有派人宣戰的前提下,偷襲了晉國邊境駐軍點“采桑”。

    現在還是春秋,不宣而戰是為列國所不齒的行為。

    即便是被罵蠻夷的楚國,他們跟晉國交戰每次都講程序,也就是事先派人進行宣戰。

    秦國的不宣而戰已經不是第一次,還一直糾結胡人對晉國開戰。

    晉國上下知道秦軍再一次不宣而戰,並且偷襲邊境駐軍點“采桑”的消息,沒有大喊大叫,沒有群情激湧,上下一片的沉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