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旗山清了清嗓,如同拍賣行的主持人一般右手朝三足鼎一擺說道,“諸位請看,此三足鼎方足圓腹,腹部除了有嗣火法煆燒出來的火紋以外,還有不少類似烏龜殼一樣的龜裂痕跡。諸位都知道商周時期還是巫文化,因此那時的占卜絕大部分還是采取龜占或者噬卜的方式。我之所以判斷這三足鼎為禮鼎,就是基於這些龜裂的裂紋。”

    古時候的人之所以崇尚禮法,一是為了能夠得到上天的認可和上天取得溝通,二是為了能夠從上天那裏得到什麽啟示。因此黃旗山由此來判斷三足鼎是禮鼎倒也有幾分道理。

    “諸位再看這裏,可認識這是什麽字?”

    順著黃旗山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一個鼎足與鼎腹交接的陰暗處看見了一個凹刻雕紋。這雕紋和鼎內的那些雕紋結構相仿,像是同一種書寫方式。

    付陰匪本來就是個急性子,見黃旗山講一個地方就賣了個關子,急得抓耳撓腮道,“道長你就別磨嘰了,這鼎上麵的字我們都不認識,你要是知道就趕緊告訴我們吧。”

    黃旗山撇了撇嘴,似乎對沒有賣弄到自己的學識感到不滿。可能是看在付陰匪要給他打五折的份兒上,黃旗山最終開始開口解釋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字兒應該是一個率字。”

    “帥?”付陰匪有些懵,“意思是用這禮鼎的人想要告訴上天他很帥?”

    黃旗山氣得牙癢癢,跳著腳道,“不是帥哥的帥,是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率!”

    “眾人皆知一言九鼎,一言九鼎,這既是形容此人說話有份量重承諾,也是在說周王室的傳國之寶大禹九鼎!而眼前的這口禮鼎,很有可能就是象征著荊州的九鼎之一,坎鼎貪狼。”

    “你等會兒!”見黃旗山越說越得勁兒,我趕緊打斷疑惑道,“這大禹九鼎我知道,但你怎麽能判斷眼前的這口三足鼎就是大禹九鼎之一,而且還什麽坎鼎貪狼?”

    黃旗山很是鄙視地看了我一眼,指著那個率字說道,“小哥你讀過《戰國策》沒有?”

    我老臉一紅,搖了搖頭。

    “《戰國策?東周策?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其中有載,秦國發兵逼近周境,想要索取周王室的九鼎。當時的周君感到擔憂就把這件事告訴了顏率,是顏率憑借著三寸不爛之舌去齊國遊說讓齊國出兵相救,最後又讓齊國君主主動放棄對九鼎的念想,最終保住了大禹九鼎。周君為了紀念顏率對於九鼎的偉大功績,因此就命匠人把顏率的率字給刻到了九鼎之上。至於為什麽我說這鼎是坎鼎貪狼,諸位請看。”

    黃旗山從兜裏摸出一張還沒有書寫過的黃符貼在三足鼎的腹部,沒一會兒功夫看起來幹燥的三足鼎竟然將黃符給潤濕了!

    黃旗山抖了抖濕透的黃符說道,“大禹九鼎,分別對應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這九州又對應《洛書》中九宮九星的位置。荊州之地雲夢繚繞,從方位上看屬坎宮主水,而坎宮在《洛書》中又對應第一白星貪狼,主官運亨通。九鼎之中能潤水不竭者,除雲夢澤荊州坎鼎貪狼,再無其他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