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店裏的東西是不是上品我不知道,我隻知道這裏麵放著的大部分都是陰物,這要是買了回去指不定就被什麽髒東西給纏上了,最麻煩的是除掉這些髒東西負責售後服務的還是得我去。

    我抬頭往前一看,這才發現這青年男子手上拿的是一個髒不拉兮的土雞雕塑。就這種土雞造型丟到地攤上都找不出來的,我完全不知道男人所說的上品是什麽意思。

    “東漢的陶彩繪雞,眼神飽滿羽翼完整品相上佳,最絕的這陶雞先用白色細粉打底,再用朱、墨進行彩繪。這種最自然的彩繪陶雞能從東漢流傳到今還不破相的,的確是絕佳上品!”

    青年男子手裏還拿著那彩繪雞激動著呢,脖子上掛著一串菩提佛串的付陰匪就從二樓施施然地走了下來,很不要臉地衝著那男子就是一頓吹。

    那陶俑彩繪雞曆史悠久我也就認了,眼神飽滿羽翼完整付陰匪是怎麽看出來的?這賣古董的能不能把古董賣出去還真的是全靠一張嘴。

    我看那青年男子也像是個有學識的,本以為付陰匪這一套說辭忽悠不住他,誰知道青年男子把那陶彩繪雞重新放在貨架上,笑著說道,“之前有朋友說夷陽鎮有一處隻賣真品不賣贗品的古董店,起初我還不信,但剛才在店裏轉了一圈,好像還真是那麽回事兒。你就是這家店的老板吧?認識一下,我姓金,叫金無缺。”

    金無缺?嘿,這還真是個好名字。取這名字的爹媽看來是生怕自己孩子缺錢。

    對待客人付陰匪一向都很熱情,但一聽這人姓金,他的臉色突然就變得難看起來。

    無視金無缺伸出來的手,付陰匪一撇嘴走到太師椅旁邊大大咧咧地坐下,有氣無力地問道,“你是南洋金家的人?跑到夷陽鎮幹什麽來了?”

    南洋,是明清時期對東南亞一帶的稱呼。一般南洋人並不是指真正的東南亞土著,而是指那些從國內跑到東南亞去的華裔。這些華裔大部分是逃難去的,但也有極少一部分是為了做生意所以去到南洋。因此南洋在近現代給人的印象很複雜,有窮人也有富人,魚龍混雜。

    爺爺曾經和我說過南洋人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遇到戰禍就會外逃。因此很多南洋人其實是手藝人,基本上各個都身懷絕技。還記得之前中越戰爭和中印戰爭的時候,除了常規的戰鬥,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非常規戰鬥,道上就有不少的高手參與。根據爺爺所說,越南和緬甸那邊大多派出來的都是些南洋法師,隻不過這些南洋法師有的是當地土著,有的則是半路出家,所以對於我們中土道上這邊的手段都比較了解不說,而且還有一套針對的方法,很多道行高深的大師沒少在這些南洋人的手上吃虧。

    眼前的金無缺衣著打扮的確很像南洋人,但他的舉止談吐卻比燕京人都還要貴氣。

    見付陰匪對他不待見金無缺也不生氣,他扶了扶金絲眼鏡框說道,“這位老板,做生意就講究一個和氣生財。你這店裏的古董賣誰不是賣,難道我是南洋金家的人就買不得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