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嗓門的壯婦人,一開嗓再次讓人群安靜下來。

    注意力投向黑臉漢子-豆墨身上。

    “諸位香友,在下聽了許久,無一人叫對菩薩的本名。”豆墨清了嗓子。

    “本名?觀音不就是她的本名?”其中一人問道。

    “並不,觀音隻是她在佛門的法號,或是我們民間對她熟知的稱號,這些並不是她的本名。

    隻喊這類虛浮的稱號,菩薩對我們祈禱的內容,感應並不強烈,喊她的全稱本名才是正解!”

    “那她的本名是什麽?”

    “這就是問題的所在了,我一路巡經多座寺院,訪問多個高僧,均沒得到正解

    聽聞大興善寺屬於皇家寺院,了凡大師被高祖親封為寺院住持,實乃大唐第一

    高僧,這個答案或許他能解答,也是我此行目的。”

    豆墨有聲有色、形神俱到得演講完之後,緊接著,高聲喊道:

    “請了凡高僧解惑!請了凡高僧解惑!”

    與此同時,手掌握拳,配合這口號的節奏呢,手臂一張一弛得向上伸舉。

    周隱當時設置這個動作口令的時候,參考了:

    抗戰時期,人民群眾高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時的形神動作。

    果然,在豆墨示範兩遍過後。

    求子的群眾們瞬間被點爆,像是立刻抓住了救命稻草。

    全部舉起手臂,高聲大喊:

    “請了凡高僧解惑!”

    值班的小和尚被情緒激動的群眾圍得寸步難行:

    “大家也得讓條路讓我去通報住持啊!”小和尚喊的撕心裂肺。

    “要去大家一起去!”

    “一起去!一起去!”群眾齊聲呐喊。

    擁擠著小和尚,一群人浩浩蕩蕩尋找了凡去了。

    豆墨帶完最後一波節奏。

    身形隱藏在人群中,深藏功與名。

    ……

    大興善寺,後院中。

    麵積寬廣的後院,其中一處停著各式各樣的馬車。

    一處是碧綠的草場。

    一處是馬廄。

    了凡此時就在那處草場上,正與金毛吼對峙。

    草場上:水、各種飼料食物一應俱全。

    是專門托管香客各式各樣、奇形怪狀寵物的地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