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以地獄恐嚇百姓,以功德利誘百姓。

    威逼利誘,無恥至極。

    凡夫俗子,肉眼凡胎,不識其險惡用心,認賊作父,可悲可笑。

    以微臣之見,反擊之法有二:

    一為直接反擊,挾煌煌庭之威,滅佛門邪惡陰謀!

    二為將計就計,反客為主,以功德之,引百姓重歸正道!

    若采取第一計,當麵揭露佛門險惡用心,難免矛盾激化,生靈塗炭,代價過大。

    不僅費力耗時,也違背了大尊的叮囑:隱秘行事。

    故微臣思量,不若采取第二計,將計就計,發展‘功德簿’!

    地獄,乃庭佛門共建,非佛門一家之地獄,我們無需否認。

    但功德抵消罪孽,佛門之,過於遮遮掩掩,不夠具體。

    百姓雖然信服,但心底仍有疑惑,功德如何衡量?

    以“功德簿”之,移花接木,竊佛門之辛苦,成就庭之香火,豈不美哉?

    何為功德簿?

    功德簿,猶如生死簿,記錄凡人功德,例如:

    居民王三,某年某月某日,行某善,積功德十份。

    居民王三,某年某月某日,拜城隍,積功德一份。

    居民王三,某年某月某日,辱罵他人,扣功德一份。

    ……

    此功德簿,設立於城隍廟鄭

    隻有來城隍廟虔誠燒香者,方可建立功德簿,記錄查閱自身功德積累情況。

    功德以份為單位。

    個人來城隍廟自報功德,城隍派人查看真偽。

    若是虛報,則嚴懲不貸,扣除相應數量的功德。

    若是上報屬實,則如實記錄。

    如此施行,百姓必然相擁前來,彼時香火之盛,必定遠超從前!”

    洋洋灑灑,周隱越寫越興奮,將設立功德簿的想法,詳細的寫在了紙上。

    簡而言之,就是在城隍廟裏,設立長安城百姓的功德簿,具體量化。

    這樣,百姓就心裏有底,對於自身功德大,有了具體的概念。

    而且,具體的數字,能夠起到及時反饋的作用,就像打卡記錄,容易讓百姓上癮。

    畢竟每日看到功德數增加,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寫到這裏,周隱想了想,感覺自己還是要謙虛一下,便繼續寫到:

    “微臣法力淺薄,境界低微,所思所想,必然有諸多漏洞。

    但,微臣一片忠心赤誠,道可鑒!

    微臣周隱,熱淚企盼大尊給予指點!

    微臣周隱,虔誠再叩首,臨表涕零。”

    寫到這裏,周隱放下筆,又檢查了幾遍,這才滿意的點零頭。

    細心的將這份奏折收好麽,放入儲物戒指鄭

    周隱拿出功德牌,神念輸入其中,給玉帝傳遞自己要上庭,親自匯報工作的意願。

    很快,周隱就收到了玉帝的回複。

    “可。”

    一個字,幹淨利落。

    周隱心中一定,隨即清點了一下儲物戒中的東西,看到幾個適合送禮的玩意之後,便打開了門,打算看看二女的實戰操練情況如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