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蕖見紅葉真人眼有神采,語氣利落,且中氣穩定,雙頰血氣較從前充沛得多,舉止更是日見果敢,心裏也自為師伯高興。

    師伯是玉台峰的掌舵人,她走出淤塞泥濘,玉台峰才能欣欣向榮。

    幼蕖自知奉承本事有限,但是能讓師伯開心一點,也算是她的孝敬心意了。

    待出得紅葉真人洞府,行至楓葉林中,忽聞得有人喚她:

    “李師姐!”

    回頭一看,原來是時珂。

    他一身青袍,笑容溫雅,站得筆挺,看上去真是骨清神秀,且俊眼修眉、麵白唇紅,整個人如玉人一般,似乎發出淡淡柔光。

    幼蕖暗讚一聲:果真是濁世佳公子是也!難怪近來掌門真君亦對其欣賞不已。

    時珂此人的優點是,內外兼修。

    他的外在完美如玉,是出於世家公子的修養,自小教導使然,已經成為習慣了,並不需要裝,而是自然流露。

    這人練劍之餘,白日裏還穿插著法術、符陣之道,夜裏還要去雙魚潭底吐納混沌之氣,忙得不可開交,恨不得將一天時間劈成二十四個時辰來用。

    “時師弟下山一趟,不僅全了思鄉之情,看來還見識了不少人和事呢!我上趟曆練亦曾從凡俗界走過,世情人心,不比修道界差多少。”

    而他待人尚有一片真誠,這就比很多世家子弟可貴得多。完美的外表下,亦有些許不完美,如會羞澀、靦腆、忐忑、膽怯、歡喜……

    幼蕖心領神會,笑中帶有深意,附和道:

    “確實頗有意思,多謝時師弟告之。幼蕖倒是想起來,從前聽師父提過,修道人多麽自由自在,而凡俗改姓容易,落戶並非隨心所欲。

    於是,“劍癡”之名響徹各蜂。

    解不出來?沒關係,玉台峰的李師妹知道有人不善言辭,那就——

    不是絞盡腦汁答話,就是精疲力盡對劍。

    同樣的事物,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眼光,也就走向不同的境界。

    “哦——莫不是,一位十七八歲的年輕公子?你是在太玄州凡俗界某處遇上他的麽,我卻是不曉得他如今落腳在何處!既然你帶來問候,那就是平安了。平安就好!”

    “時師弟,你是在特意等我?”幼蕖心裏實在好奇,幹脆直問。

    請拔劍。

    ……

    說不出來,手底過兩招總行吧!

    隻要被她遇上,就沒有白白走脫的道理。

    幼蕖對著時珂笑意盈盈:

    “清都一千五百七十年,八派合練,與小九同行。年前上清山慶典,已見小九身手,成長令人驚歎,不意同行途中更有屢屢令人驚歎處……”

    “聽聞時家經營當地有方,不僅往往出修煉人才,還在凡俗官府頗有勢力。若有機會,幼蕖定當拜訪見識一番。隻是時師弟莫怪我冒昧才是。”

    時珂亦是含笑點頭,又繼續東拉西扯:

            “我此番出行,確實長了不少見識。我到得某處,聽聞凡俗界上古水工後人散落各處,多有姓洪、共、弘的。今有其子孫不忘祖訓,以水為姓,遠徙而來傍水而居。時珂以為,這是值得褒揚之舉,覺得頗有意思,故而與師姐一說。”

    她隻知道,力量來自於不斷求索。

    幼蕖得了“四於劍法”,日日苦練,每日見了人就要問一句:

    “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你作何解?”

    可這兩人都是心裏通透,彼此明白,故而不需要點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