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她就去找雞湯餛飩了。

    估摸著回了王府也懶得再出來覓食,不如在這邊先吃點解解饞,回去了再把晚膳當夜宵吃。

    就是這樣不太健康啊,容晴感歎著,這是進入了中年婦女養生節奏了麽。

    不過是真的好久沒吃到雞湯餛飩了。回憶著那個味道,就愈發想念。

    城南這一帶的夜宵攤子不少,似乎是考慮到了附近的平民學子也比較多。最有名氣的就是這邊的三條大巷子了。丁香巷,梧桐巷,槐花巷,每一個裏麵都擺滿了大大的攤子,有不少還是十年以上的老攤位了。

    容晴循著記憶找到了那家餛飩鋪子。她剛來睢城的時候,倒是經常來這邊的巷子解決晚飯。作為一個沒有親戚可投奔的外地人,她能在書院當雜役已經是很不錯。這還是看在她書讀的不少還是個女子的份上。隻是書院食堂的水準就很一般,而且翻來覆去就是那麽幾樣,長期吃哪有不膩的道理。好在書院發的月錢不少,酒樓雖然吃不起,可是夜宵攤子還是能經常來,換些花樣吃吃的。

    鋪子開在臨近巷口的院子裏,後邊的屋舍是這些攤主一家子居住的地方,院中央分別擺了桌椅,供客人坐下來吃。

    經營餛飩鋪子的是一對中年夫妻,老板負責燒餛飩,老板娘則是負責包的那個。老板娘要是去收拾桌麵了,老板有空也會幫著包。

    容晴走進院子裏的時候,反倒有些愣了,有一段時間沒來,沒想到現在這裏人這麽多了。打眼望去,各處的桌椅都坐滿了人。而且有些看著不像是睢城本地人。

    “餘先生,快請進。”老板娘眼睛尖,一眼就認出她來。“您可有段時間沒來啦。還是一碗半鮮湯餛飩?”

    “對,照舊這邊吃。”

    “好嘞,一碗半鮮湯餛飩。”老板娘一邊招呼著,手上的動作一點也沒停,熟練地抹了肉末在餛飩皮上,手一包就是一個餛飩成形了。

    這裏分一碗和一碗半的法,就算是一碗半也隻要八個銅板就夠了。餛飩裏的肉是真的隻有一點點,相當於隻是加零肉味進去,基本上就是在吃餛飩皮,奈何配上熬了很久的雞湯就很美味了。

    也有在賣大餛飩,可那就要貴上許多了。容晴最近考慮要攢錢買個房子,節衣縮食倒不上,就是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看東西便宜,就沒什麽節製地買。買房子有個好處,就是能落一個睢城的戶籍,很多時候能方便許多。隻是現在符合她經濟水平的好房子難尋,再加上郭夫子會一直教到郡主及笄之年,總之這事還用不著太著急。

    就這麽發散著思緒,忽然感覺到一點濕潤落在臉上,原來是要開始下雨了,容晴慢慢踱步到旁邊的一棵樹下。

    在睢城待久了就會知道,這個季節晚上都會下一陣毛毛雨。雨絲綿密,要過一段時間,頭發和外衣才會變得潮濕。大多數人是無所謂的,反正雨勢也不會變大,淋一點雨又有什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