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已經在準備歡慶長生節的市民們發現,越來越多身穿製服的治安員走上街道,宣揚廣播中的公告。

    整個城市的氣氛忽然從平靜轉為肅殺,幾乎毫無前兆。

    即使是前段時間首陽行省抵達熱泉市,市區都沒有出現過如此大規模的舉動。

    熱泉市臨近南區,某一路邊茶館

    茶館旁邊就有個招收苦力搬運工的磚廠,隻有大型馬車過來搬運磚頭的時候,工廠的工頭才會去街道上搜尋身強體壯的臨時搬磚工,工資次結。

    因此,茶館與磚廠之間的馬路上一直就有著不少排隊等活的工人,這倒是為茶館帶來不少生意。

    畢竟,經常會出現排隊等待一都找不到工作的人,街道對麵的茶館是個不錯的歇腳處。

    即使是劣質的茶水,對這些貧苦的工人來已經是享受,畢竟水是熱的,況且一個銅元一杯的價格更是沒什麽負擔。

    所以,這家茶館的生意一直不錯,白總是喧囂異常。

    店家為了招攬顧客,甚至在旁邊街區找了書先生合作,為歇腳的工人客戶提供打發時間的娛樂項目。

    今日依舊熱鬧,雖然磚廠已經停工,但是仍有不少熟客“放假”中無所事事,在茶館中打發時光。

    隻是,因為外麵的治安員十幾米一崗,倒是讓茶館裏麵的人議論紛紛。

    有人發問:“這又要搞什麽東西?”

    “呆貨,你昨晚又去紅皮房鬼混了?沒聽到早上的廣播嗎?”有人嘲弄道。

    話的人不要意思地撓了撓頭:“你怎麽知道的?我包了一夜,一直睡到日上兩杆。”

    “三竿吧那個詞叫三竿!”笑話他的人轉頭打斷書先生:

    “先生,您給評評理,是不是叫日上三竿?”

    “你有文化行不行?你懂的多行不行?別影響先生書!”被嘲弄的人不屑諷刺:

    “明白意思就得了唄,裝什麽×,顯得你懂的多?”

    “哎~~~你這家夥,我是好心提醒你,怕你丟人好不好!”挑刺的人不滿地回應。

    “對了!著外麵到底怎麽回事?你倒是啊。”

    挑刺的人將杯中茶水一飲而盡,因為都是熟客,彼此早就認識,不會計較這些口角之爭。

    “切~告訴你吧,歐陽行省明的長生節慶典換地方了,換到了琴灣!讓所有的市民都去參加的。”

    “我暈,真的嗎?琴灣特麽那麽遠,搞毛線啊”

    旁邊又有人搭腔:

    “就算是在中央廣場我都特麽懶得去,琴灣特麽的算了吧,還是在家裏睡大覺的好。”

    “就是,就是!”又有人附和道:

    “聯邦就是搞這些沒用的卵事兒,都他媽是形式!不就是為了給行省大人溜須拍馬麽。特麽的,裝出一副受鐵民擁戴的樣子。”

    “艸!別了,越越氣!”剛才搭話的人道:

    “淨搞這些沒用的!勞民傷財啊,你沒看整個熱泉市的燈籠都換成了電燈泡的?市議會這又是找由頭化公款,不知道讓哪個官老爺中飽私囊了。”

    有人持否定態度:“勞什麽民?傷什麽財?人家市議會又沒花你的錢?”

    “放屁!老子是納稅人!不是花我的錢花誰的?”

    否定的人輕笑:“你那點收入,納了幾個銅元的稅?你交過稅嗎?”

    “熱泉市去年的人均收入是11銀元,你達到了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