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而又莊嚴的乾心殿,周公公手捧著拂塵靜立在暮蓮宇極的龍椅旁。

    暮蓮宇極淡淡的眸光卻是凜冽的掃向麵前整整齊齊列隊而站的兩排大臣,左為文臣,右為武將,都是他大周朝不可或缺的棟梁之才。

    “皇上,臣有事要奏。”王丞相位列文臣之首,他向前邁了一步朗聲說道。

    暮蓮宇極沉聲道,“奏上來。”

    “皇上,昨夜又收到邊關來報,東涼國越來越不把我大周朝放在眼裏了,已經又奪了我一座城池,皇上,臣以為要速速派人前往言和,以免百姓疾苦,使其安居樂業。”今日的早朝王丞相的態度完全的變了,昨日早朝時他還站在主站的那一方,可是今日卻又是一番說辭。

    暮蓮宇極輕輕一笑,心裏已明白王丞相的轉變完全是因為暮蓮澈的緣故,王丞相要站在暮蓮澈的那一方,否則倘若自己宣布了戰事,暮蓮澈在朝中的威信便弱去了三分,“嗯,王相所說有理,其它人還有什麽要奏?”

    “皇上,臣以為速速發兵才為上策,打敗了東涼之師,也才能讓東涼以後徹底的斷了覬覦我朝領土的念頭,所以,臣請向皇上請戰東涼。”倒是楊秉蕭不改初衷,絲毫也不為了暮蓮澈的改變而變換,這讓暮蓮宇極頗為讚歎。

    “楊將軍所言也是有理,如今滿朝文武依然為著戰與和而爭論不休,但是邊關的戰事已經整整拖了四天了,百姓們還要有多少天的煎熬呀,今兒個,既然大家都來了,朕就宣布昨夜裏思慮再三的決定。”頓了一頓,暮蓮宇極望向大殿內因著他的出聲而悄悄私語的大臣們,知他們必是在揣測著他的心思和決定了。“周敬海,宣旨。”宏亮的聲音回蕩在乾心殿內,立時殿內便鴉鵲無聲了。

    暮蓮澈、暮蓮卓和暮蓮飛極幾位兄弟一起就列在文武大臣的一旁,每天來早朝這是他們的功課,宮裏的皇子們從八歲開始就要每天與眾大臣們一起早朝,以便及時的了解大周朝的動向以及百姓疾苦。

    此時的暮蓮澈靜立而佇,聽著父皇的意思,一準還是主戰了,其實自己原也是主戰的,隻是為了與暮蓮卓鬥氣,就改了初衷,不過,他也不後悔,主戰的暮蓮卓倘若真得去邊域打仗,那便遠離天子了腳下,對這皇宮裏的一切更是鞭長莫及,說不定,他真去了對自己更是一個機會呢。

    那機會是太子之位,也甚至於芸夕。

    所以即使是猜測到了最有可能的結果,他依然鎮定自若,更不懊惱,人生的事,每走一步都要踏踏實實,可是當摻雜進了一顆心時,有時候便讓心的喜怒哀樂影響了腳步的輕輕重重,於是,走急了,走慢了,錯了,對了,都是可能。

    無法回頭,也不悔。

    暮蓮卓有些期盼的望著周敬海,期待著即將要宣布的聖旨,他想要揚名立業,為著自己的太子之位打下堅實的基礎,他知道父皇喜歡的是有勇有謀的太子,否則便入不了父皇的眼,這一些他都要做到盡善盡美,所以倘若父皇真的宣布了,不管出戰的名單裏有沒有他,他都要請戰,這是他義不容辭的決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