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很多,對李秋生來說,大體可以分為三個層麵,當然能歸納出來,是李秋生經過長時間對這些玉簡、典籍的研讀之後才得出的結論,還耗費了相當大的精力,也經曆了頗多的曲折。

    一接觸這些東西,首先吸引李秋生注意力的是後來李秋生稱之為第一類的東西,主要是一些有意或者無意進入了鈞天星壺修士的筆記。

    這些筆記有長有短,多的有五六片玉簡,少的隻有短短的幾條記述,然後就嘎然而止了。

    沒有經過詳細整理,李秋生就發現這些玉簡至少出自四五十個修士之手,也難為妙手毒聖收集到了這些東西。

    從記錄的內容上看,上麵有很多讓人為之動容的東西,對此李秋生也能理解,從高高在上的修士流落到這裏,失去法力後和這裏的土著相比,力量和速度等各個方麵都是絕對的劣勢。

    在當地人看來,這些人幾乎算是廢物中廢物。

    被肆意侮辱,任意殺誅和奴役,在這個資源貧瘠的地方,弱小就意味沒有存在的必要,投入任何資源都有浪費之嫌。

    而那些看似普通的東西,比如一條狗或者一隻羊都修士來說都是相當致命的。

    所以這個地方對修士來說是死地,在大部分玉簡上,李秋生都看到了深深的絕望,隻不過是在絕望中每個人的態度或者結果有差異而已。

    八成以上的記述在絕望中中斷,這些人的結果怕是都不容樂觀,不過即使如此,修士本來就是堅決剛毅之輩,即使在絕望中也在想辦法抗爭和改善,希望能夠逆天改命。

    這些人修為和見識有相當不凡的,有很多還是家底頗豐,用的辦法很多也讓李秋生歎為觀止,這些奇思妙想李秋生自然不想付之東流,都小心的整理一番,都做了恰如其分的標注,準備此後嚐試一下,讓他們發揚光大。

    另外一些,或者是為了某種目的特意來到鈞天星壺的,或者是說本身就有煉體功底或者有不錯煉體天賦的,這些人無一例外都走上了煉體的道路。

    這些人采取的辦法,特別是如何把在大湖界有的東西帶到鈞天星壺內,達到相得益彰的目的,這個確實是李秋生一直想了解的東西,也讓李秋生收獲頗豐。

    比較讓李秋生感興趣的是一個叫做張也的體修,粗略的看了一下,李秋生覺得此人應該是有不錯真血而又按著家族安排來到鈞天星壺的,而此人的姓名也好像隻是一個假名,具體是從哪個真血家族出身還是要細細推敲,就是不知道有沒有這個必要,安排這件事情的時候貌似出了什麽岔子,讓此人對派他出來家族頗有怨念的樣子。

    張也留下了一片玉簡,用的文字主要是一種上古魔族文字,隻有不多的用上了真血世家中世代流傳的文字,玉簡有相當的歲月,李秋生覺得文字是這片玉簡能夠流傳下來並被妙手毒聖找到的主要原因,畢竟鈞天星壺內有人修、鬼修還有其他不少種族,鈞天星壺本身貌似和魔氣有什麽衝突的樣子,魔族難覓其蹤,魔族的文字也少有人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