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有趣的魂魄幾乎在李秋生的前世中每一世都出現過,李秋生也根據這些記憶的片段仔細的分析過。

    結論是曾經出現過的魂魄共有三個,發妻和銀狐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魂魄。

    這三個魂魄出現的次數並不相同,青狐的魂魄在諸個前世中都有出現,而另外兩個魂魄一開始出現的幾率還比較高,但不知道什麽原因,時間一長出現的概率越來越低,一個還能保持轉世四到五世出現一次的概率,另外一個在後期幹脆沒有出現過。

    另外這些魂魄也不隻是給李秋生留下刻骨銘心的戀情,實際上恩怨糾葛各種各樣,就連李秋生覺醒最早的前世之一嶽飛前世,還有一段讓李秋生幾乎忽略過的特殊糾葛。

    這次的對象卻是一匹白馬。

    那時候金兵大舉入侵,大宋北方適合養馬的地方都被金兵占領,而大宋南部養出的馬匹無論力量和速度還有耐力方麵距離高質量的戰馬都有不小差距。

    而騎兵的戰力和沒有馬匹的步兵戰力是不可以同日而語。

    為了得到馬匹,大宋也是花了大量氣力籌集馬匹,西北、東北,在西南的吐蕃是各路出擊。

    除了鐵器,大宋可以說能換來馬匹對方要什麽給什麽,絲綢、茶葉等等。

    但是即使換來馬匹,這些遊牧也是知道大宋的軟肋所在,換給大宋的都是閹割過的公馬。

    隻有這樣,才讓大宋永遠也要受製於他們。

    大宋如此一個龐然大物如此,對於北方的躲在山野之間抵抗金兵的嶽飛更是如此。

    那時候嶽飛隨著周侗學藝,本就力大無比又練的刀馬嫻熟,尤其善於槍法和箭法,而且因為會讀書寫字兵書也看了不少,自然不像那些粗魯漢子一樣莽撞,所以即使在義軍中也算一顆耀眼的新星。

    但是義軍中成分複雜,目的各種各樣,嶽飛雖然能幹,但是人年輕,想要把更多的人收攏在一起也是一件短時間內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因為打了幾次勝仗,聚攏了百十來號人的隊伍,也搶了七八匹馬,其實倒是可以搶的更多,但是身邊這些人都是莊稼漢出身,會騎馬的人不多,能騎馬射箭的更是寥寥無幾。

    況且要養活一匹馬可不是個容易的事情,需要花費幾個人的口糧,這在為糧食給養處處捉襟見肘的義軍來說確實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嶽飛幾乎耗盡了所有了力氣,才建立了一個七八匹馬的馬隊,但就是這個馬隊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嶽飛不止一次帶領這個馬隊配合手下的義軍對於小股金兵,戰績倒也不錯。

    其中嶽飛選中了一匹紅馬,這馬是嶽飛射死一個金軍頭目得來的,腳程還不錯,就是脾氣暴躁,特別是一開始對嶽飛更是如此,但是被嶽飛騎上後費盡力氣也沒有嶽飛給甩下來,此後對嶽飛也表現出了足夠的順從。

    有一次嶽飛先是率領馬隊引誘了近百人的金人騎兵來追,然後在路上設伏把這隊人殺了個十之七八,然後又帶領馬隊後麵追殺,又一下子追出去了近百裏,讓跑回去的金兵不足五指之數,這才停下了腳步。

    回程中路過一個村莊的時候聽到裏麵有喊殺聲,派人進去一看結果是這隊金兵正在洗劫這個村莊,而這個村莊的人貌似也頗為彪悍,正在憑著地形熟悉和金兵殊死搏鬥,但是明顯有一些不支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