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輕人各個都是膀大腰圓,四肢有力,雖然臉上都帶著稚嫩,但是卻難掩身上的彪悍之氣。

    這個樣子比嶽飛前世的金人更加壯實。

    在嶽飛前世中的北方遊牧民族金人和南邊的漢人相比,環境艱苦,用漢人的話說就是苦寒之地,所以人丁稀少。

    也許是優勝劣汰或者說是飲食結構的問題,金人都是更體格健壯。

    而到了鈞天星壺中,李秋生不自覺的把這裏的人和嶽飛前世的金人相比,覺得論起他們所在的環境,貌似是鈞天星壺中更艱苦一些。

    進入李秋生也是數次觀察了地形,覺得這裏更是地廣人稀。

    所以這裏的戰鬥都是幾個人,十幾個人規模的。

    即使在李秋生的各個前世的那種絕靈之地中,艱苦的環境還造就彪悍的遊牧民族,在鈞天星壺中靈力的另外一種載體星辰之力充盈的情況下,這些原住民的身體健壯程度可就更加不得了。

    這個樣子讓李秋生都覺得有幾分羨慕。

    這些人一見李秋生來了,也知道李秋生是誰,更知道李秋生來是為了什麽,所以都崇敬的看著李秋生,眼睛裏滿是熱切。

    “你們平常鍛煉都用什麽?”

    李秋生問站的比較靠前的一個青年。

    “用那個。”

    青年指向旁邊列成一排的大大小小的石鎖說。

    李秋生看了看最大的,差不多都有自已的一大半高,材質是用附近山上的一種黑岩,質地堅硬又重的要命。

    ”最重的那個誰能拿的起來?“

    呼啦啦有好多人在舉手。

    “那就用這種最大的石鎖作為試題,以舉過肩頭次數最多的通過選拔獲得進入狩獵隊的資格。“

    聽到李秋生的話,很多人都很吃驚,按照這些人的估計,李秋生是射雕手,箭術超群,在戰鬥中起到的作用極大,加上這一次選拔是為了專門捕獵油鶻的第六狩獵小隊,油鶻是一種飛禽,想要抓住隻有依靠弓箭,所以很多人覺得選拔應該測試弓箭。

    但是在李秋生看來,因為有嶽飛前世的經曆,卻覺得完全不是這麽回事。

    其實有了多世的記憶,可以對比分析,李秋生覺得嶽飛最強的不是武藝,雖然嶽飛的武藝很強,一對一對上敵酋以勇武著稱的金兀術也能殺的他丟盔棄甲,反倒最強的是練兵和領軍。

    當時金兵肆虐,北方的廣大地區已經盡數落入敵手,即使在南方地區金國的騎兵也是長驅直入,甚至連宋朝的皇帝也被金兵追著上天入地無門,駕著船在海上逃竄了幾個月。

    可以說當時整個華夏都在敵人的鐵蹄之下,老百姓妻離子散、流離失所,各路義軍揭竿而起,但是麵對風馳電掣的金國騎兵,或被分割包圍一一射殺,或者被偃旗息鼓,遠遁山林,那些官軍們或者麵對金兵望風而逃,或者化身為匪,到處燒殺搶掠。

    局勢可以說是崩壞的不能再壞了。

    而嶽飛那時候還隻是一方小吏,上書主張抗金還被免職。

    可嶽飛並沒有氣餒,先是單槍匹馬,後來又逐漸收攏義軍或者盜匪,甚至是整編俘虜的偽軍,百戰成鋼,最終打造了金人都聞風喪膽的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鐵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