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是後周國當今的皇族的族老,當今後周國皇帝劉繼周的叔叔,又是金丹修士,當然最主要的是劉裕給自己表現出來的善意,特別是在賭鬥中也給李秋生提供了不少消息。

    這些消息起沒有起到多大作用,但這份心李秋生還是很看重的。

    即使在修真界,適當的聯合也是必要的,這個大江門被攻破以後,李秋生這幾年來的感悟。

    如果大江門當初有一到兩個堅實的盟友,怕是結果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吧。

    於是吩咐謝雁亭把劉裕請進來。

    一個時辰之後,劉裕才麵帶春風的走了,李秋生則是有些沉思。

    其實他沒有想到的是,正道盟表麵上如此和諧,但是水麵以下卻如此的波濤洶湧,這一次自己誤打誤撞,參加了賭鬥又戰而勝之,確實讓自己和謝家避免了一場大麻煩。

    如果當時不參戰或者在爭鬥中時候,按照劉裕的說法,怕是還真是被那些人啃的體無完膚。

    不過這畢竟是劉裕的一麵之辭,這家夥為了拉李秋生入夥誇大其詞的可能性是有的。

    所以李秋生還想走走看看,對劉裕也是說聯合是大勢所趨,隻是具體的需要商議,當然這個也不需要全由金丹修士敲定。

    又和劉裕約定好了具體推進的方法。

    但是也不是全都沒有確定,比如說劉裕知道了謝家是在穿雲穀,主動提出要封謝家的家主為穿雲候,李秋生想一想答應了。

    這些俗世中的東西,說起來對修士也不是什麽大事情,但是對包括穿雲穀謝家的凡人族人的凡人來確實是一件值得關注的事情,意味著謝家地位的提升,反過來能增加凡人的基數,對謝家長久的發展也有幾分好處。

    ......大分舵中,有四個集中在了戰線附近,因為戰線三州對血神教都不是固有傳承之地,而且血神教不是一個聯盟而是一個教,有教主聽說還有地位在教主之上的血神之子,能夠上令下達,統一指揮,所以具體哪個分舵駐紮在哪裏,有什麽戰鬥任務這個經常變來變去。

    其中李秋生比較關注的清河分舵,也是在這四個戰線分舵之中的。

    這就給正道盟的派兵布陣造成了不少麻煩。

    正道盟也真是應對這一情況,所以在戰線三州之後又設了兩個基地,分別在柳梁市和黑頭山,以便迅速的對戰線三州進行增援。

    從戰力上來說,血神教的一個分舵大概有一到三名金丹修士,這四個分舵加起來就有十人以上,和正道盟這邊的十五六人也是旗鼓相當,而且李秋生聽正道盟參戰過的的金丹修士的口氣,血神教的金丹修士的戰力還較正道盟這邊強一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