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開展他的三陽府之旅,直到半年後的某天,這些進入三陽府的人都被傳回來,身上的華庭令又會不知去向。

    直到距下次三陽府打開前十年左右的時間,這些華庭令又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然後又掀起一個血雨腥風,就這樣周而複始。

    不過這麽多年過去,也不知道什麽原因,這些華庭令越來越少,現在大概隻有一半左右了。

    沒有華庭令進入三陽洞是想也不用想的事情,所以關於華庭令也就越發激烈了。

    李秋生來到這片區域快三十年了,戰力早已取得長久的進步,莽矛的改造已經成功,那個黑乎乎的骨環確實是李秋生希望的雷鰻環,和奔雷木、納雷魔木的配合也算相得益彰。

    總之一番改造下來,威力比此前的莽矛相比不知道大了幾倍,而且矛頭和矛杆都已經更換了,新矛已經和此前的莽矛一點不相關了,但是李秋生覺得隨著這一段時間來精研矛法,特別是對前世嶽飛的用矛精髓在實戰中不斷應用又加上這一世用矛的一些特點,李秋生覺得用矛已經到了一個漸漸清明的境界。

    現在這杆矛在李秋生的手裏,實在是剛柔並濟,如同一個怪蟒一般。

    所以莽矛這個名字倒也貼切。

    莽矛現在已經初步煉製成了,但現在的符紋隻有兩組,一組是種器之法的符紋,這組符文很特殊,可以通過這組符文既讓無根木能夠作為法器使用又能讓他自然生長,這組符文是種器之法的基礎,到現在效果還不錯。

    另外一組是普通的控製符紋,是根據種器之法的幾種選擇中選定了一種分別刻在納雷魔木、奔雷木和雷鰻環上。

    關於莽矛的事情,李秋生和阿甲、連夜都討論過,覺得現在莽矛的材質應該足夠,以後需要融入一些更好的材料提高性能另外在刻畫上一些合適的符紋。

    但是考慮納雷魔木的生長性,符紋可以先行,融入材料可以慢慢來。

    而墨劍圖這些年來沒做過改動,隻是偶爾又找到了一些玄一生水,李秋生毫無遲疑的把它又融入了墨劍圖,小黑和小金帶領一群藍水魚在裏麵,又修煉了小金傳授的吐納之術,再加上靈珠和石球的增益效果,發出的劍光是更加犀利了。

    更大的變化出在靈鬼這邊,沒用多長時間,這個鬼脈就在裂縫空間中完全安定了下來,李秋生驚喜的發現這個靈脈還自帶靈物一眼小鬼泉。

    雖然很小但是但是不斷產出一些鬼氣。

    李秋生原先的靈鬼隻有七八頭,但是真鬼幡內的靈鬼確有上千頭之多,這眼鬼泉還遠遠不夠用,但是李秋生這些年一直在修煉從連夜那裏得到的魔種強化總綱,雖然李秋生從來沒有感覺到那種對鬼修和魔修都有益的東西,但是因為李秋生一直堅持在裂縫空間內修煉,而這麽多的靈鬼竟然隻憑借這一個小小的鬼脈以及一些靈石漸漸恢複,就可見那種對鬼修和魔修都有益東西的效果,到現在,真鬼幡中恢複到了築基的靈鬼竟然有了十幾頭之多,而其他靈鬼是有八九都突破了一個中境界。

    現在的萬鬼大陣施展出來,威力絕對不是以前可以比的,至少硬抗一個金丹修士不在話下。

    而與此同時,連夜也出現了驚人的變化。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