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為止,李秋生能夠回憶起來記憶片段的前世已經有兩世了。

    這兩世都是在絕靈之地。

    一個是最早回憶起來的李衛東前世,這個前世雖然是在絕靈之地,但是發展起了一種叫科學的東西,而李衛東在這個前世是一個數學天才,後來還成了一個軟件高手。

    年少有為,事業有成,著實順風順水。

    可惜不知道什麽原因英年早逝。

    其中數學,還有一些科學上的東西對李秋生都啟迪不少。

    另外一個前世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將軍,這個前世要比李衛東前世早上幾百年。

    將軍的名字叫嶽飛,還很出名。

    甚至到了後來,從李衛東前世回憶起來的記憶片段中,就有這個前世嶽飛的名字。

    這個前世可沒有第一個前世安寧,這時候正有一群從北方草原來的蠻人,自稱為大金,殺入了嶽飛所在的大宋,據說還擄走了兩位皇帝,讓北方地區半數以上的農民流離失所,死去的人至少有十之三四。

    那狀況是極慘。

    而李秋生回憶起來的第二個場景,就是還是一個年輕義軍的嶽飛,單槍匹馬的到處襲殺金兵的樣子。

    這個後來也成了嶽飛生命中的主要內容。

    這個嶽飛是個百戰百勝的將軍,矛術也是高明的驚人,而且因為在絕靈之地不能用法力來驅使兵器,全靠一身體力,和法力相比體力發揮的餘地相當有限,所以多在細微處下功夫。

    嶽飛征戰多年,生死一線的次數是不計其數,高超的技藝和險地中的打磨,把嶽飛的矛法錘煉的技近於道。

    也正好適合了李秋生用的那根莽矛。

    當然,這個嶽飛也胸有韜略,統帥了千軍萬馬,還把這隻軍隊打造成了一支不敗精兵。

    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貌似還有這句話。

    這個對管理自己的手下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這兩個前世都是如此,李秋生回憶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多,這些記憶也給李秋生幫了不少忙,但是李秋生在欣喜的同時也有一點疑惑。

    關於轉世李秋生也查了不少典籍,如果前世是個凡人的話,隻有修士才能回憶起前世記憶,而且能夠回憶起的人還很少,能回憶起的部分也不多。這個主要是前世的魂魄過於弱小造成的。

    就是一個修士的話,也不可能回憶起前世的前世。

    轉世之時的時空之力,對一般的魂魄還是有太大的清零效果。

    這個差不多是一個鐵律。

    但是李秋生就是感到的奇怪的是,嶽飛和李衛東前世都是凡人,為什麽自己還能回憶的起來前世的前世。

    而且據李秋生所知,那個絕靈之地不可能離自己所在的這方世界很近,如此的距離對一個凡人的魂魄來說如何承受的了。

    所以李秋生就想自己的前世中一定有秘密,李秋生也在不斷恢複的前世記憶片段中小心的探究,但是秘密沒有探究到,卻在龍龜煉體決剛剛修煉有所突破的時候又見到那把金色的飛劍,飛劍斬破眼前的一幕,然後自己的眼前又出現了一個陌生的場景。

    這是一個四麵透風的房間,屋頂也透著亮。

    不過房間收拾的頗為整潔,有一種格外清爽的感覺。

    一個十三四的少年,正坐在一張草地上,一手捧著書卷,津津有味的大聲讀著。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攜手同行。其虛其邪?既亟隻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