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黑陰穀內沒有多大,李秋生從山坡上下來也沒有用多長時間。

    很快找到那個黃乎乎的東西,原來是一根長長的木棒,木棒上還掛著一個紫色,破的不能再破的藤甲,木棒鵝蛋粗細,入手很沉重,紫色的那個說是藤甲,看上去也頗為簡陋,隻是有幾個粗藤編了一個戰甲的樣子,接縫處用不知道什麽木頭的榫卯處理了一下而已。

    做工和手藝都非常粗糙。

    木棒和藤甲在一個小水窪旁邊,明顯不是一種材質做成的,至少兩種材料看起來沒有任何靈氣外泄,小水窪裏是散發出難聞氣味的黑水,木棒和藤甲都有一小半都泡在黑水中。

    木棒和藤甲都不知道是什麽材料,看起來絲毫沒有受到黑水的影響,木棒外表看起來依舊黃中帶紅,被水泡過和沒泡過的地方幾乎沒有變化,散發著溫和的木質氣息。

    木棒和藤甲的材料都是質地極硬,李秋生用力也扯不動。

    現在劉秋生的修為已經築基,身體經過靈動期的鍛煉,已經極為堅韌。

    另外困在紅龍洞的這幾年,機緣巧合之下李秋生又煉了龍龜煉體訣,這是一個有特別目的的煉體功法,不僅能增加水屬性功法的效率,煉體效果也不錯。

    現在李秋生就以肉身的力量和速度而言,力量至少是同階修士的五六倍,速度也能夠快上倍許的樣子。

    但是即使這個力量也沒有辦法撼動這根木棒和藤甲分毫,這讓李秋生又幾分意外。

    “還好夠硬,應該這樣做也可以,但是要知道能不能傳到靈力再說。”

    李秋生突然有了一個新想法,這個木棒長短形狀和莽矛被折斷了的槍柄差不多,而且硬度和莽矛經過煉化的槍柄相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把這個木棒換成莽矛的槍柄,應該還能將就這用。

    但是莽矛是類似體修的法器,這類法器並不是像凡間的兵器運用的時候,隻靠重量和鋒利去拚殺,而是可以往裏麵輸入法力,輸入法力之後,不僅更為鋒利、堅韌,而且還能激發起附帶的功能,比如說加重、若輕、破防、火光、破妄、雷霆等,可以比凡兵能夠發揮出更大的威力。

    而且驅使這類法器不隻是神念加法力模式,而是憑借體力和神念加法力的雙重模式,所以更加犀利。

    從威力上看,應該超過一般僅靠法力加神念的法修法器。

    所以對這類法器來說,其煉器材料不僅要求堅硬,還要求法力通透性。

    要不然材料再堅硬也是枉然。

    抓住木棒往裏麵輸入法力,果然感覺到法力在裏麵的流動,不過流動的速度確實不快,隻是此前莽矛槍杆流動速度和通過量的三四分之一。

    得知這一情況,李秋生也稍顯失望。

    不過看看現在的形式,其實也沒有什麽好辦法,隻好先將就了。

    隻是這個黃色的棒子有幾分神奇也更加堅硬,至少不那麽容易被打斷,憑借他衝出這個這個黑陰穀也是說不定的事情,這一次在黑陰穀裏麵探探也不是全無收獲。

    這樣想著,李秋生掏出那隻折斷了的莽矛,費了好大勁才卸下折斷的槍杆,然後又費了很大勁才把這個黃色的棒子按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