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修煉讓劍法威力加成的劍術,這倒不是李秋生疏忽。

    在現今的修煉界中,劍術備受推崇,推崇的原因當然是是飛劍的威力極大。

    特別是用了劍法威力加成的劍術之後。

    但是飛劍也是修煉界中最有名的易學難精的,原因是飛劍之術太難了。

    有的修士舉一生之力,也不能練成一門劍術。

    就拿李秋生一直在練得歸一劍訣來說,這是一種把分別發出的劍光匯聚在一起,增加劍法威力的一種劍術。

    要把多道劍光化作一道,首先是要快速的發出多道劍光,然後用最短的速度把多道劍光合在一處。

    發出劍光的速度慢,或者融合的速度慢,都會造成融合的劍光不穩或者威力小。

    李秋生練了這麽多年,最近也隻能熟練的做法融合三道劍光,融合後的劍光威力也大於兩道,但小於兩道半。

    發出三道劍光,融合後的威力大於三道劍光,這個是逆天不切合實際。

    如果想融合四道劍光,雖然有的時候也勉強能做到,但是融合失敗的幾率超過一半,而融合劍光的威力也甚至還不如三道劍光的融合,反倒是耗費的法力多了四成。

    完全得不償失。

    這一成績還是在墨劍圖吸收完了那一小壇榕心水之後。

    而在吸收之前,還達不到這個程度。

    以前李秋生一直抱著把這個歸一劍訣練到極致的信念,每日苦練不止,對於威力不足總認為自己這是功夫不到。

    這次此間事了,墨劍劍光的威力沒達到預期這個問題,李秋生帶著問題去查閱典籍,然後再一個前輩劍修的體會上發現了劍術相依的記述。

    說有的劍術存在相依的劍術,也就是如果單練一種劍術進展會很慢,但如果能夠找到相依的劍術一起修習,反倒能夠更好的突破。

    這個記述就刻在一塊普通的玉簡上,而這位劍修說是前輩,但是明顯修為不高,各種心得體會中謬誤之處不少,查閱這塊玉簡的時候李秋生差點把這塊玉簡給扔出去,但是也就是看到這個玉簡有不少天馬行空之處才繼續看下去。

    結果就發現了這個記述。

    至於什麽劍術能夠相依,這個前輩也沒有明確說明,另外一個可能性是他也說不清楚,隻是說相異的劍術更容易出現劍術相依的問題。

    這個記述好像給李秋生打開了一扇門,李秋生馬上開始準備,在堆積如山的玉簡中篩選了好幾遍,才篩選出了七八種劍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