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經曆的環境,什麽都可以發生,所以李秋生還準備了一座丹爐。

    

    這座丹爐也是得自柳梁市,是上次李秋生來柳梁市的時候因為幫張氏兄妹中的哥哥張勝治好了傷,從張氏兄妹手中獲贈文思爐。

    

    這文思爐也是二階,不過最多能算上中品,在李秋生開始煉丹的時候,特別是煉製第一丹的時候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奪舍風波以後,石夫子的儲物戒指也落在李秋生手裏。

    

    戒指裏麵就有兩尊丹爐,一個不知道品階,貌似是一個等階很高丹爐的一部分。另外一個是一個三階下品的丹爐,名字叫青琥爐。

    

    當初李秋生隨藥婆婆學習煉丹的時候就了解到,丹爐是一個特殊的法器,一個靈動期的丹師也可以二階、三階的丹爐。

    

    經過一番認真的檢查之後,李秋生就開始嚐試這個青琥爐,一開始也失敗了幾次,到後來李秋生把在宗門有功閣淘到的那個黑乎乎的罐子,也就是一直在文思爐中做爐膽的那個也放進了青琥路,沒想到這個罐子對文思爐有效對青琥爐也效果不錯,此前火力剛猛,很難控製的青琥爐改善不少。

    

    於是這三年中就主要以青琥爐來煉丹,最近一兩年,那個文思爐幾乎碰都不碰了。

    

    每日裏閱讀典籍,李秋生慢慢的有了一種思維,就是東西莫閑置,最好讓他流動起來為自己服務,身邊的東西中為自己服務的比例越高,自己獲得的益處越大。

    

    反之就是效率越低,當然這個需要在安全的前提下。

    

    用一句話來,仙修得好壞,很多時候不在於你有多少東西,而是在於你用多少東西,放置不用從效果上來和沒有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所以李秋生這次就準備把文思爐也出手,為謝家換取珍貴的戰爭物資。

    

    石夫子儲物戒指中也有一些法器,李秋生也不是沒打過主意,但是這些法器等階比較高,而且李秋生對他不熟悉,如果貿然處理處理了什麽好東西到時候悔之晚矣,而這些法器的來路也不是很清楚,不知道這些法器是石夫子從哪裏來的。

    

    這時候貿然處理,往往會被別人尋到什麽線索招致大禍。

    

    畢竟自己在執行星火令,需要潛伏。

    

    當晚上,李秋生就留宿在醉一方。

    

    到了房間,李秋生就從神秘的空間中把如實帶了出來,如實這一段時間進步比較快,修為已經到了靈動五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