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生在一本典籍中看到,墨劍圖這樣的法器,因為是木屬性的,裏麵的無形劍氣應該都是依附在木之精氣之上的,而木之精氣不足,會導致劍光不穩。

    

    隻發出一道劍光的時候,木之精氣還夠用,但是三道劍光匯聚在一起,木之精氣就不足了。

    

    所以劍光不穩造成了總體的威力不足。

    

    這是李秋生吸取齡籍上的觀點後自己推測的,不過李秋生認為應該沒錯。

    

    有了這個判斷,那麽如何改造墨劍圖的辦法也就呼之欲出,也就是用適合的木之精氣補充到墨劍圖。

    

    但是用什麽來補充,這個可不是簡單的問題。

    

    這片玉簡中並沒有給出什麽答案。

    

    但是關於木之精氣問題,李秋生已經在浩如煙海典籍中搜尋了很久,於茨記述也找到了多處,經過大膽的對比分析,李秋生大概圈定了三四種木係靈物,分別是榕心水、蓮之氣還有一些大年份的草藥塊莖。

    

    這些東西無一不是長時間生長的木係靈物,雖然可能等階不高,但都是有成年累月累計的木之精氣,靈氣先放在一邊,但是木之精氣卻經過了歲月的千錘百煉,是木之精氣中難得的純粹溫潤的存在,估計可以一試。

    

    鑽研木之精氣,還有一個額外的效果,那就是關於墨劍圖。

    

    越是使用,李秋生越覺得墨劍圖是一件不錯的法器。

    

    攻擊犀利,而且可以預先把法力儲存在裏麵,鬥法中等於增加了一個靈動九層好手的全部法力。

    

    照理這麽犀利的法器,應該很常見才對,但是李秋生已經進入了修仙界八九年了,鬥法也見識了不少,典籍也常常翻看,而遇到的或者看到墨劍圖之類的法寶也不多。

    

    之所以少,李秋生看到一本典籍中了理由是材料難得。

    

    墨劍圖的軸卷應該是一種能儲存法力、木之精氣的材料,能長期保持法力、特別是木之精氣不散失,起來簡單,但是實際上對材料的要求很高。

    

    而據李秋生分析,墨劍圖的軸卷應該是一種妖獸的皮,什麽妖獸還不知道,但是這種妖獸應該不同尋常才對。

    

    同時按照李秋生的分析,這種妖獸的皮應該極為難得,本來應該練成等級更高的法寶,但因為某種原因才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