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郭有餘竟然把這個莽山勁給練成了

    至於修煉的過程,李秋生了解了一下之後也頗有幾分哭笑不得。

    這個秘笈流傳了不短的時間,很多人都在秘笈上做了批注,對修煉這個秘笈提出很多不同的見解。

    但這些東西在郭有餘的眼裏,隻變成了兩點,一個是身體上的“千磨萬煉”,另一個是體內的“氣血充盈”。

    對於這兩個要求,郭有餘也別出心裁的找到了對應之法。

    首先,郭有餘在大田峰外山找到了一個深潭,每日跳下水去在幾十丈深的水潭之底練習。

    而對於氣血充盈這個要求,郭有餘覺得這個對自己完全不是問題,他自幼食腸寬大,比別人能吃的多。這一次有氣血方麵的要求,郭有餘是徹底的放飛了自我,什麽靈米靈穀、丹藥酒肉、妖獸野獸也不管大統統不拒,拚命往肚子裏麵塞。

    也正是因為郭有餘的這一想法,大江門外山的低階妖獸甚至是野獸糟了大殃,兩個月時間也不知道被郭有餘吃了多少。

    就這樣,大江門的外山一片久無人居住的山中,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彪形大漢飛快的山上急奔,一路上撞飛山石樹木,少頃之後拎起一個不大的妖獸,然後哈哈大笑著又有吃的了。

    也不知道是對策對頭還是郭有餘另有不為人知的賦,郭有餘突破了這一步,看著李秋生目瞪口呆,郭有餘又不無得意的告訴李秋生,“峰主已經同意了,隻要我能在七峰鬥劍中勝了一場,就會收我做真傳弟子。”

    聽到這個消息李秋生很高興,對馬上就要進行的七峰鬥劍更加期待。

    “我猜你肯定覺得完全沒問題。”

    “當然了,這麽好的機會我才不會放過。我隻覺得我的賦還沒有顯露出來而已。”

    “怎麽我覺得你最強的賦好像是吃啊。”

    李秋生調侃。

    “吃也是一種賦。”

    郭有餘不假思索的,李秋生想了想,覺得還真是這麽一回事。

    ……

    也沒過多長時間,初賽第一輪的抽簽開始。

    參加七峰鬥劍的共有七個峰,每個峰都可以派出十五名弟子參加。也許是為了那個賭局,七峰都派足十五饒名額,共一百零五人參加鬥劍,這在最近一些年的七峰鬥劍中,還真是比較少見。

    但是一看到大田峰竟然派出了多名修為低微的記名弟子出戰,其他參賽的弟子和圍觀的人先是吃驚,後來開始出聲的嘲笑起來。

    “大田峰這是幹什麽?得分又不靠人數多,還是要打的贏才校”

    “這些靈植夫會鬥法嗎?”

    “看來真的是被逼急了。”

    “這是我看到的最壯觀的七峰鬥劍。”

    “現在很想領教一下大田峰的鋤頭神功。”

    “你別看他們,論力氣你很可能沒有人家的大,你看看那個大個,氣血多麽旺盛。”

    “又不是比掄鋤頭,別看現在趾高氣昂的,一會一定被削的很慘。”

    ……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大田峰眾人很多都聽到了,很多人都臊得低頭不語,這有郭有餘這廝完全不為所動,還在那裏摩拳擦掌,還不時的嚷嚷上兩句,什麽“嘴上別狂,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之類的。

    一會第一輪抽簽結束,結果出現在一塊巨大的石牌上,這塊石牌也是一個法器。

    很多人都湧到石牌旁邊看結果,看到結果後眾人是神態各異,有開心的,有遺憾的,狂喜和跺足捶胸也隨處可見。

    李秋生在石牌上找了半,沒有找到自己的名字,正在尋思間又見石牌底部又出現了一行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