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佬的飛機飛走了!”等直升機編隊遠去後一手拄著拐杖的老人走了出來,大聲道。“大家抓緊時間挖戰壕。德國佬的地麵部隊隨時會開過來!!”

    剛剛躲進房屋裏的居民們陸續走了出來,回到鎮外繼續挖掘戰壕。

    鎮長參加過上一次戰爭,在戰場上負了傷,成了瘸子,對德國人可謂是深惡痛絕。對德國人的“勸降”更是嗤之以鼻,帶領全鎮居民堅決要抵抗到底。而且他們也不是盲目抵抗,小鎮裏除了居民自家的槍械之外,不久前還收留了不少逃散的美軍士兵。

    這些美軍士兵帶了不少反坦克火箭筒,還有兩門M337mm反坦克炮。

    這款反坦克炮源自德國。幾年前西班牙內戰時,美國駐西班牙聯絡官報告稱,德國PaK35/3637毫米反坦克炮對抗坦克威脅方麵非常有效。美國陸軍逐購買了一門反坦克炮進行了評估,但大量購買德國的37毫米炮的意見被廢棄,普遍的共識是仿製德國的型號,特別是仿製它的望遠鏡瞄準器;逐於1940年開始生產,命名為M337毫米反坦克炮。

    等到美軍到了歐洲戰場時發現M3已經落伍了,戰場上需要比37毫米更大口徑的火炮才能擊穿德軍的坦克裝甲。盡管美軍在北非大量使用M3反坦克炮,但仍然被口徑更大的火炮逐漸取代。

    不過在太平洋戰場上倒是依舊大放異彩。因為日軍裝備的主要是輕型坦克,所以M3仍大有用武之地。在跳島戰役中美軍大量使用高爆彈和霰彈,而摧毀日軍堅固地堡則要依靠穿甲彈,這種火炮較輕的重量和易於操作的特性十分適合於太平洋戰區的各類兩棲登陸作戰,所以美國人仍舊繼續生產M3用於太平洋戰場。到1945年共生產了不少於18702門M3係列火炮。

    顯然鎮長的觀念還停留在20多年前;覺得靠這些火箭筒和反坦克炮足以抵擋住德軍的坦克部隊。

    雖然不少被德軍的戰鬥力嚇破膽的美軍士兵勸說這位鎮長乖乖交出武器,保一鎮平安,可均被鎮長狠狠的訓斥了一頓。結果這些倒黴的士兵隻能被半強迫的加入到抵抗德軍的行列當中。

    “瓊斯爺爺,我們真的能擋得住德國鬼子嗎?”這時一個十幾歲的男孩走到鎮長跟前,滿臉擔憂的問道。

    鎮長自信滿滿的拍拍胸脯。“那是當然,爺爺我可是百步穿楊的神槍手。想當年在歐洲戰場射殺了無數德國鬼子。他們要是敢來,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

    男孩似乎稍稍放下心來。“瓊斯爺爺,那等戰鬥開始了,我能跟在您旁邊嗎?我想看您打德國鬼子!”

    鎮長伸出手摸了摸男孩的頭。“當然可以,不過你要好好躲著,不能亂露頭,子彈可是不長眼的。”

    就在這時,遠方的天空空出現了十幾個黑點,它們的身形漸漸放大,發動機轟鳴聲也越發響亮。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