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和美國分別是世界國土麵積排名第二和第四的大國,兩國的邊界線總長度為8891公裏(包括阿拉斯加的那一段)。但是,在這麽長的邊界上兩國相互不設防,都沒有邊防軍駐紮,也很少會設置阻攔物和檢查站,隻要是加拿大公民憑護照就可以進入美國,美國公民也可以進入加拿大。

    美國獨立後的1812年,既為了擴張領土的野心,同時也為了報複英國在英法戰爭中對美國的騷擾,美國再次入侵加拿大。結局是美、英、加三方打到最後誰也沒在領土上占到便宜。美加雙方簽訂了和平條約,在這之後美國暫時放棄了對加拿大領土的覬覦之心,將擴張的方向指向了西方和南方,不斷西進。

    之後的1854年美加簽訂《美加互惠協議》,雙方往來交流開始變得頻繁,隔閡也逐漸縮小。後來,美國經曆了南北戰爭,奴隸製的廢除帶來了空前絕後的發展速度,其國力成長到了企及英法的存在。一戰後,英法等老牌強國實力大幅度削弱,美國趁機崛起,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而加拿大與美國的“友誼”也越發的鞏固。

    可沒想到這一次加拿大背叛了他們之間的“友誼”,宣布中立,如今還成了不可忽視的重大隱患。

    杜魯門副總統也不是笨蛋,立刻明白了馬歇爾的意思,臉色有些發白。“上帝啊!馬歇爾將軍,您的意思是德國人可能會從加拿大登陸進攻我們?那我們豈不要在加拿大邊界上也要構築防線?”

    除去阿拉斯加的那一段,他們與加拿大的邊境線長達6000多公裏,這可比“大西洋防線”和“太平洋防線”加起來還長!修築這兩條防線就已經幾乎掏空了美國所有的財力,現在還要修築一條6000多公裏的防線?!他都有點當場暈死過去的衝動!

    馬歇爾深深的歎了口氣。“副總統先生,即便我們能修,時間上也不可能來得及。”以他們的分析,德國人在明年春季就會發動攻勢,也就是說留給他們的時間連十個月都沒有。十個月時間內修築6000多公裏長的防線?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可這也讓他們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繼續修築兩條防線,萬一德國人真的從加拿大發動進攻怎麽辦?可放棄修築吧,萬一加拿大人恪守中立呢?到時候德國人能輕鬆突破未完成的防線登陸美國本土!

    “該死的!要不我們先發製人,直接攻占加拿大得了!”也不知道是誰,提了個這麽建議。

    “……”可稍有點理智的人都知道這個建議簡直就是胡鬧。加拿大又不是什麽巴掌大的小地方,說攻占就能攻占的。

    一旦對加拿大動武,那等於是直接將其推到德國人那邊,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退一萬步講,就算德國人任由己方攻占加拿大,那攻占之後呢?加拿大漫長的海岸線又成了己方的負擔。難道他們還要在加拿大海岸線上修築防線?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