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讓陸軍裝備FAL係列還是G3係列,雅尼克著實猶豫不決,琢磨半晌幹脆拍板道。“G3係列也生產。”G3係列可不止G3步槍這一款,而是一個槍族,原時空的HK公司在G3步槍的基礎上,通過局部的變換就擴展出包括衝鋒槍、輕機槍、狙擊步槍在內的多種變形槍,使G3係統成為世界上變形槍最多的槍械之一。

    比如如今德軍狙擊手開始裝備的MSG90狙擊步槍是從PSG-1狙擊步槍改進而來的。而PSG-1的基本結構與G3相同,使用了加厚的重型槍管而已。

    此外還有機槍型HK21通用機槍,其自動方式、閉鎖方式都和G3步槍相同,而且48%的零件可與G3的互換。不過因為裝備有MG3通用機槍,後世的德軍常規部隊對HK21基本沒興趣,這款HK21主要是外銷,德國國內裝備不多。

    而MG3機槍從五十年代開始一直服役到21世紀,也算是長壽,雅尼克也沒打算將其換掉。

    不過還有一種機槍,是必須得研發生產的。“加特林的研發怎麽樣了?”

    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居住在印第安納州的醫生理查德.喬丹.加特林經常看到前線運來的傷兵和遺體,戰士們慘痛的叫聲和驚人的傷亡率讓這位醫生備受煎熬。

    於是加特林決定做點什麽,以降低戰場上士兵的傷亡率。喜歡機械設計的他產生了一個想法:如果有一種武器,隻需要少量人員操作就能達到預期的強大火力,那麽就不用那麽多戰士上戰場了!

    這種機槍設計出來後,確實達到了用少量士兵輸出強大火力的目標,但人員的傷亡並沒有因此降低。相反,它成了歐洲國家殖民擴張的工具,1867年英國軍隊入侵祖魯王國時,便攜帶了加特林機槍,短短幾個小時就擊敗祖魯軍隊。從此加特林機槍名聲大噪,被歐洲軍隊廣泛使用,輕鬆掃平各種抵抗。

    直到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馬克沁機槍的問世,加特林機槍的某些缺陷被無限放大。在馬克沁簡潔明了的射擊方式麵前,搖動手柄的加特林就像個爆爆米花的,笨重、複雜、難以控製(射手搖動手柄必須保持勻速,一旦搖動過快就會卡彈,可在戰場緊張的環境下,機槍手會經常殺紅眼,瘋狂搖動手柄)的弊端暴露無遺,加特林就此被擠出戰爭的曆史舞台,失去參加一戰和二戰的機會。

    到了20世紀40年代末,航空業強國普遍裝備了噴氣式戰機,戰機速度越來越快,纏鬥中留給飛行員的“射擊窗口”越來越窄,空戰節奏加快使得慢速的大口徑航炮越來越難以適應,傳統的單管機槍則難以打出足夠的彈丸對敵機造成毀傷。為了增加在近距空中纏鬥中的勝算,美國空軍啟動了“火神計劃”,由通用電氣公司負責研製一種超高射速的自動武器,利用一百年前的加特林原理,研製出M61“火神”航空機炮。

    而且通用電氣公司解決了加特林機槍的兩個技術難題。一個是動力,使用電機作為動力,保證了武器的轉速一致,不受人情緒的影響。

    除了動力,還有就是輸彈方式,加特林機槍由於結構的特殊還有高射速,無法使用彈鏈供彈,原來的加特林都是使用彈匣,子彈是靠自由落體運動往下運動,而在空戰中,戰鬥機的機動幅度非常大,依靠自由落體運動不可能保證供彈的可靠性,因此研發出了無彈鏈供彈方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