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原時空二戰德國同樣也陷入缺乏天然橡膠的困境,隻能使用合成橡膠。早在1909年,德國一個化學家得到了第一個合成橡膠的專利,1910年,德國的大陸集團公就開始生產這種合成橡膠。一戰期間,為了應對戰爭的需要,德國有些少量的生產。到了二戰,就開始大規模使用合成橡膠,僅1944年的合成橡膠產量就超過10萬噸。

    反觀美國,因為“用之不盡”的天然橡膠,他們也沒費心費力的去研究合成橡膠,到1939年的時候,美國的合成橡膠生產能力隻有每年4000噸。而且美國各大橡膠製作公司並不團結,利用手中專利互相拆台,我吃不到的肉,你也別想喝湯;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如今連戰略儲備橡膠都要用光了。

    雖然杜魯門副總統不是這方麵的專家,可想想汽車輪胎也知道橡膠的重要性。“那有什麽辦法嗎?”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尋找其他橡膠進口源,可這也不太可能。世界天然橡膠主要布及亞洲、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等地,如今美國也不可能從這些地方購入天然橡膠。美國的鄰居墨西哥倒是生產天然橡膠,可產量並不多,對於美國來說也是杯水車薪。

    “盡快發展合成橡膠工業。我們需要讓各大公司簽訂專利和信息共享協議,此外產、學、研等更方麵也要通力合作研發生產合成橡膠。”

    杜魯門副總統點點頭。“這個提案我會遞交到國會的。”

    原時空的珍珠港襲擊後美國也被切斷了亞洲運輸線,隻能大力研發生產合成橡膠。在1943年的時候,合成橡膠的產量就已經超過了進口橡膠,到1945年就已經生產90萬噸以上。到1950年的時候,全球90%合成橡膠是美國一家生產的。美國幾乎就是從無到有生產出東西來,三年之內發展出了龐大的合成橡膠工業。美國在戰爭中間生產了5萬輛謝爾曼坦克,僅1944年就生產了140萬條橡膠的飛機輪胎。橡膠鞋,橡膠膠底鞋和橡膠後跟鞋就數以億級。到1944年、1945年反攻的時候,盟軍戰役中間從來沒有出現過橡膠短缺的情況,就是因為合成橡膠跟了上去。

    可那時候的美國本土並沒有受到攻擊,本土的各大公司和工廠可以安安穩穩的進行研發和生產。而如今德軍轟炸機隔三差五的前來投彈,凡是稍具規模的工廠區無一例外的遭受德軍的轟炸。能不能重現原時空的“橡膠奇跡”,那隻有上帝才知道。

    馬歇爾也隻能盡力而為。“我們還可以呼籲大家把廢舊橡膠都交到舊貨站,政府有償收購這些廢舊橡膠,然後再提煉。民用和軍用車輛的輪胎寬度可以削減一厘米,士兵的軍用鞋底削減一毫米。”如此等等,馬歇爾一口氣說出了好幾種方案。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