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俄羅斯一艘“戈爾什科夫號”航母突然發生鍋爐爆炸,最終停止了服役。其實這艘航母才服役僅僅7年而已,就這樣掉鏈子,俄羅斯也不甘心放棄它,便琢磨能不能湊點錢修好之後繼續服役。可當時的俄羅斯還沒有從蘇聯解體的陰影中走出來,耗了兩年了愣是沒把錢湊齊,最終決定還是把它賣掉。他們找到印度,表示要將這艘航母“免費”送給印度,但這個“免費”是有條件的,隻限航母本身,而航母需要進行改造重修,還需要裝備艦載機,這些費用都需要由印度自行承擔,具體的維修工作由俄羅斯來做,其中維修費用大約10億美元。

    印度一想,雖然這個改裝小貴一點,但航母是免費的啊,於是心一狠就簽了合同。按照合同,俄羅斯的交付時間應該為2008年。可由於測試過程中事故頻發,一直到2013年11月才正式交付印度。至此,該航母的維修費用已經從9.7億美元,漲到了23.5億美元。俄羅斯不僅扔掉了燙手山芋,狠賺了一筆錢,而且還獲得了航母維修製造的經驗,可以說賺的盆缽滿盈。

    如此這般,軍火商坑你,不僅因為他需要你的采購來分攤他的科研成本,還為了宰你一刀,你要是定力夠抗住壓力不上他的套,他就用高新裝備武裝你的周邊國家,讓你一直活在壓力裏,直到你扛不住尋求強軍更新裝備。

    與普通的市場規則不同,軍火貿易不一定是你情我願的,很多情況下反而是小國們被攀比效應裹挾,一串串地都掉進這個騙局裏。這個騙局是軍火商或者其他政治實體一手操縱的,但是帶來的威脅卻是實實在在的,所以你即便知道這是他們逼你就範的手段,你還得乖乖掏錢,因為你要為你的國家為你的人民負責。

    以前雅尼克也沒心思往這方麵想,自家生產的武器裝備用來武裝軍隊都嫌不夠用,怎麽可能還拿出去賣。即便買主主動上門,也隻能賣些即將淘汰的武器。

    不過如今大局漸定,貌似可以主動拓展銷售渠道了。

    雅尼克伸手在地圖上的南美洲輕輕敲了敲。“萊因哈德,一旦戰爭結束,我們會剩下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如果任由它們生鏽、發黴、白白占地方,那可是極大的浪費。”

    萊因哈德何等聰明之人,立刻就猜出了雅尼克的意思。“殿下,我會盡快辦妥的。”

    雅尼克輕歎了口氣,感慨道。“戰爭才是人類曆史的主旋律,曇花一現的和平是多麽的微不足道。”他知道甚至不需要他們特意挑唆,各種大大小小的戰爭也依舊會出現。從古至今向來如此,人類從未停止過戰爭,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