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可夫的戰法簡直就是同歸於盡,拿幾倍的人換你的有生力量,等你撐不住,蘇聯自然就贏了。當時德國人口數量遠遠不如蘇聯(二戰前德國人口約為八千萬,蘇聯人口數約為1.8億),拚人口拚犧牲自然就拚不過了。

    不過想想這也是無奈之舉。由於戰前持續的“大清洗”,蘇軍大量有經驗的指揮官被殺,蘇聯的指揮體係幾乎癱瘓,士兵技戰術素養更是遠遠不如征戰大半個歐洲的德軍,這種情況下還玩一對一兵力的話蘇聯恐怕早就玩完了。朱可夫正是了解蘇聯軍隊問題所在,才在每次戰役開始前周密計劃,希望以人數優勢彌補缺陷,從而最大可能的獲取勝利。

    不過這一次不管他是“軍神”還是“戰神”,不可能再扭轉乾坤了。

    看著地圖上即將消失的莫斯科,雅尼克不禁想起原時空的柏林戰役。1945年2月,蘇聯軍隊攻到柏林城下,共計有兵力250萬人,41600門各型火炮,625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7500架飛機。1945年4月16日淩晨3時,蘇聯白俄羅斯第一方麵軍的近萬門各種火炮突然發起攻擊,在20分鍾之內把50萬發炮彈傾瀉在德軍陣地上,在交戰的第一天裏,蘇軍即發射炮彈1236萬發,航空兵空投了成千上萬枚重磅炸彈,蘇軍彈藥量的消耗達到了98000噸。

    相比之下,1944年盟軍在意大利對古斯塔夫線進行的大規模炮擊,在24小時裏也隻不過發射了174000枚炮彈。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索姆河戰役中的英軍在4天內才發射了150萬枚炮彈。蘇軍炮兵部隊則可以在90分鍾內打完其總數。

    而這一次歐洲聯軍集結的大炮僅僅一輪就發射20多萬枚炮彈,創下了人類史上的炮擊記錄,而且這個記錄恐怕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這也讓德國後勤部門累的夠嗆,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把幾十億發炮彈送往前線的任務,後勤部門差點集體猝死在工作崗位上。雖然這些炮彈不是直接從德國等地始發的(隨著戰線的推進,各種物資也得跟進,而且雅尼克早就打算炮轟莫斯科,早早把這些物資準備妥當),但這個任務也是相當艱巨的。

    而這些後勤部門拚了命運輸十五天的炮彈,近20萬門火炮隻需五天就能打光,這還不算那些機群投擲的航彈。

    雅尼克覺得近20萬門大炮和三萬架戰機五天的狂轟濫炸應該足以將莫斯科炸成廢墟了。原時空也沒有那個城市一口氣挨了幾十億發炮彈,他也沒法做參考。不過要是按平均一枚炮彈的裝藥量為1公斤TNT算的話,十億枚炮彈就是100萬噸TNT!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