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蘇聯的KV係列取自克裏木.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IS斯大林坦克自然就是約瑟夫.斯大林。

    而德國人更愛用動物明明自己的裝甲車輛,幾乎到了偏執的地步。比如“虎式”、“黑豹”、“獵虎”、“獵豹”、“鼠式”、“黃蜂”、““野牛”、“野蜂”、“象式”、“黃鼠狼”、“灰熊”、“犀牛”、“獵虎”等等;而這種命名方式一直延續到二戰以後。

    吐槽了一下德國人的起名“怪癖”後他赫然看到這款“虎式”坦克裝備105mmL/56坦克炮,可在2500米的距離上擊穿300mm厚均質裝甲!

    “這也太誇張了吧?!”朱可夫臉上的肌肉控製不住的抽搐了一下。這是什麽變態火力?!比IS-2上的1222毫米坦克炮猛好幾倍?!

    一旁的副官也是一臉震驚。“德國人是不是在吹牛?”

    “也有可能是德國人研發出了什麽新型穿甲彈。”即便真是德國人在吹牛,砍掉50%水分,那也能在2500米距離上擊穿150mm厚均質裝甲,威力依舊驚人!完全不是己方的122mm坦克炮能比擬的!

    繼續往下看,卻沒有其他數據,例如坦克的機動性,防護能力一概沒有。這份情報似乎就是把德國人的閱兵演講稿抄了一遍。可他也沒法抱怨什麽,畢竟德國不但情報能力強悍,反情報能力更是一流,蘇聯安插在歐洲各國的間諜幾乎全軍覆沒,如今隻剩下這麽一個能傳遞情報的渠道他也該謝天謝地了。

    接下來是直升機。因為德國人早早將這種飛行器投入戰爭,朱可夫對此並不陌生,而且在他年輕時候讀過伊戈爾.伊萬諾維奇.西科斯基編寫的有關直升機發展的文章。

    不過早在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的時候這位西科斯基就跑到了美國。而當時逃離俄羅斯的可不止一兩人,幾乎所有俄羅斯帝國的精英階層能走的都走了。皇族、貴族、軍官、官吏、工廠主、銀行家、大資產者、地主、“富農”、知識分子、作家、藝術家、科學家都流亡到世界各地。

    聽說西科爾斯基先是去了美國,成立了“西科斯基航空工程公司”;後又在30年代經濟危機時前往德國,之後便沒有後續的消息。恐怕德國人研發的這些直升機裏也有他的不小貢獻吧。想想己方那些沒有實戰能力的試驗性直升機,再想到蘇聯竟失去了西科斯基這樣的航空先驅,朱可夫簡直心疼到無以複加。要是西科斯基還留在蘇聯的話說不定蘇聯的直升機早就縱馳沙場了。

    可惜,這一切不是他能左右的,歎了口氣,翻到了最後一頁。“導彈?噴氣式?”仔細看完這些導彈的描述,朱可夫才恍然大悟,前些日子莫斯科遭遇的“隕石”攻擊原來是德軍的導彈。

    至於噴氣式戰機,朱可夫是完全沒有頭緒,噴氣式原理什麽的他一概不懂,隻能看著報告上注明的超過900公裏每小時的飛行速度驚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