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石油,每一個參戰國家都必不可少的東西。

    僅僅1939年,委內瑞拉的石油產量達到近3000萬噸,而這些石油幾乎全部用於出口。在整個二戰期間,委內瑞拉絕對是大賺了一筆。

    源源不斷的石油象征無盡的財富,國家現金儲備多到簡直可以實施共產主義,委內瑞拉一度成為“全球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

    錢多了,然後就開始飄了,政府高層開始了一係列作死行為。

    尤其是後來的烏戈.拉斐爾.查韋斯.弗裏亞斯上任後,簡直就是踩死油門帶著委內瑞拉往地獄奔。

    他上任後第一把火就燒向了當時最具經濟活力和創新能力的民營經濟,他大肆擴張國有企業,用國家的錢收購私企然後裝進國企的體製內,銀行、鋼鐵、通訊、能源等越來越多的行業完全被國有企業壟斷,不僅如此,他還出台了幾十項針對私企和私營企業主的刁難性法令。於是,私企一片哀鴻。

    第二把火是大力推行計劃經濟。最典型的就是石油,在這個國家,汽油比礦泉水還要便宜,油價不如水背後的邏輯是每年政府天價的補貼。米麵糧油和越來越多的商品被政府限製價格,同樣,價格管控背後的邏輯一樣是每年巨額的財政補貼,每年,僅僅用於食品的財政補貼就高達6億美金以上。

    第三把火是上馬了多項這個國家財政完全無法長久支撐的福利保障項目:比如曾經被很多國家民眾羨慕的全民免費醫療,蓋免費的房子給窮人住,而且一蓋就是100萬套!

    而隨著中東等地的大規模油田陸續開發,世界原油價格一直走低,委內瑞拉國家財政收入不斷減少,導致很難維持這麽高的福利政策。加上政府收入銳減,為彌補財政赤字,委內瑞拉央行不得不開動印鈔機,紙幣發行的泛濫,自然造成通脹的飆升。

    最嚴重的時候通貨膨脹率高達740%以上,民眾背著10萬塊錢出門並不是去買汽車,而隻是去買一小包麵粉而已;甚至出現了用嶄新的紙幣當做紙巾的奇葩現象,因為這張紙幣還買不來一張紙巾。即便你有足夠的錢,在這個國家也很難買到東西。整個國家除了紙幣,無一不缺。從麵粉、食用油、玉米粉、藥品這樣的生存必須品,再到香皂、衛生紙、剃須刀、電池這樣的日常用品,你能想到的一切,通通都沒有。

    何止日用品,因為國內的印廠缺乏紙張和金屬,這個國家連自己國家的貨幣都印刷不了,沒辦法隻能將印錢的活計外包給其他國家。然後……當幾十架全副武裝的波音747客機將幾十噸該國紙幣交貨的時候,這些負責印刷該國紙幣的印鈔廠悲哀地發現,這個國家完全沒有錢來支付這筆印錢的訂單。這個國家荒謬到“連印錢的錢都出不起了”。

    就這樣,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裏委內瑞拉從“全球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淪為“全球奇葩指數最高”的國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