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轟炸機群排著略有些鬆散的隊形,飛臨目標區上空,然後朝著各自的目標區域投彈。一枚炸彈從飛機的投彈艙裏落下,緊跟著又一枚炸彈開始飄落,然後如同雨水越來越大一般,炸彈開始密密麻麻的下墜。

    “這些該死的德國佬!”就在守軍司令咬牙切齒的咒罵時,副官鬱悶的開口道。“司令,我們的鋼材和水泥已經用盡。”需要構築防禦工事的水泥鋼材都需要從國內運送,結果現在什麽都過不來了。

    “多砍伐一些木材,用木材代替鋼材,沒有水泥隻能用泥土了。”這樣構築出來的防禦工事有多少防禦能力,隻有天知道。

    副官點點頭。“是,司令。我這就去安排。”

    守軍司令深深的歎了口氣,這叫什麽事啊。“真是該死。”再次咒罵了一聲後守軍司令叫來了通訊員,讓他聯係國內,看看有什麽辦法能把物資運送過來。

    美軍高層也著急啊,為了守住阿拉斯加,派過去的軍隊是精銳中的精銳,可不能有什麽閃失。

    至於運輸物資的辦法,無非就是海陸空三條渠道。

    海上,德軍艦隊停泊在阿拉斯加灣,等於是徹底切斷了海上運輸通道,除非殲滅這支艦隊,不然派出去的運輸艦隊等於就是羊入虎口。

    至於陸地,除非硬打過去。

    而空嘛,加拿大的空軍力量確實一般般,如果美國人的運輸機硬闖過去的話他們也隻能幹瞪眼,可如此一來就算加拿大不倒向德國,德國人向加拿大出售一些戰鬥機,也足以攔截這些運輸機。

    總之,海陸空都不可能運輸物資,他們也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阿拉斯加孤軍奮戰。

    甚至可能都不用德國人動手,他們能不能挺過這漫長的冬天都是未知數。

    “能不能讓蘇聯從北冰洋繞道往阿拉斯加運輸物資?”不知道是誰,提出了這麽個異想天開的建議。乍一聽,這個辦法似乎有些可行性,雖然德國人已經推進到了莫斯科大門口,而遠東也脫離了蘇聯;可畢竟蘇聯地域遼闊,到現在為止丟失的土地連十分之三都不到(土地是大,可很多地方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

    蘇聯還有不少可使用的港口,讓他們支援物資似乎是個可行的辦法。

    可惜,先不說蘇聯人會不會把吃進的東西吐出來,就算他們肯吐出來,德國人會讓他們乖乖把物資運送到阿拉斯加?

    德國人在北冰洋斯瓦爾巴群島建有潛艇基地,上一次他們嚐試穿過白令海峽從北冰洋直接把物資運送到蘇聯前線,結果一頭撞進了德軍潛艇部隊的埋伏圈,幾十艘運輸船無一幸免的全軍覆沒。

    “難道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阿拉斯加淪陷?”

    這邊的物資送不過去,那邊的部隊退不出來,阿拉斯加的結局可謂是不言而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