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2年1月,伊麗莎白一世駕崩,烏爾裏希王子自然繼承了皇位,史稱“彼得三世”,奧古斯特成為皇後。雖然奧古斯特為彼得三世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但彼得三世懷疑隻有長子保羅.彼得羅維奇王子(後來的保羅一世)是他的親兒子,次子和女兒都是奧古斯特與情夫波將金所生,所以這對帝後的關係逐漸疏遠和敵對。

    1762年7月,奧古斯特得到情夫波將金、以及伊麗莎白一世生前幾位寵臣的支持,發動宮廷政變,廢掉了彼得三世,宣布由自己繼承皇位,成為俄羅斯帝國第八位皇帝。

    而那幾位重臣之所以參與謀反,是因為彼得三世幹了件令他們無法容忍的荒唐事。

    當時正值七年戰爭,盡管腓特烈大帝堪稱一代名將,但是普魯士獨木難支,在第六年完全陷入了絕境,盟軍兵臨柏林城下,普魯士敗局已定,腓特烈大帝陷入絕望。

    正在這時,反普聯盟主力、俄羅斯帝國女皇伊麗莎白一世過世,彼得三世登基。

    彼得三世的母親是彼得大帝的女兒,而他的父親是一位德意誌親王,從小在德國長大的彼得自然親近普魯士,對腓特烈大帝更是推崇倍至,達到了腦殘粉的程度。他登基後立即宣布退出戰爭,把俄國占領的土地全部歸還給普魯士,並同普魯士簽訂了同盟條約,而且反過來命令年前攻占柏林的切爾尼謝夫將軍率領2萬俄軍援助普魯士,竭力想與俄國保持友好關係的瑞典也因此退出戰爭與普魯士簽訂了和約。普魯士絕處逢生、化險為夷,全局翻盤。整個事件充滿了戲劇性的變化,被後人稱為勃蘭登堡王室的奇跡。

    彼得三世的做法招到朝野上下很多人的不滿。早在伊麗莎白女皇統治末期,朝中的很多大臣和禁軍將領們就看出了將來彼得三世不會為俄羅斯利益打算。經過此事,眾人更是忍無可忍,逐聯合奧古斯特皇後發動政變,政變推翻並殺害了彼得三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間,對內加強皇權,但同時又主張法律治國,鼓勵科學、文化、農業發展,這些措施對穩定俄羅斯帝國統治有積極作用。葉卡捷琳娜二世最出色的還是在對外方麵,她崇尚武力擴張,擊敗了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取得俄羅斯帝國南麵、西麵數十萬平方公裏領土,把俄羅斯帝國的勢力擴張到黑海、波羅的海一帶,使俄羅斯在歐洲擁有出海口,為日後繼續擴張提供便利。

    在外交方麵,葉卡捷琳娜二世軟硬兼施,取得很多歐洲強國的支持和結盟,使俄羅斯帝國在國際舞台上擁有更加強有力的發言權。

    到了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末期,俄羅斯帝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國力能夠與英國、法國、德國等世界頭號強國匹敵。

    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野心非常可怕,她不安於現狀,夢想能統治全歐洲,並一直在製定計劃。她所想建立的超級帝國有彼得堡、莫斯科、柏林、維也納、君士坦丁堡、阿斯特拉罕6個首都。

    但她在位34年,事事都親力親為,終於在1796年中風病倒,不久便病重去世,終年67歲,臨死前留下一句霸氣遺言。“假如我能活到兩百歲,整個歐洲都將匍匐在我的腳下!”chaptererror();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