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M1909是騾馬拖曳式的,已經不符合新時代的需求,經過一些修改,在1931年定型了一款可由汽車高速拖曳的105毫米輕型榴彈炮,被命名為M1式。二戰爆發後美軍繼續對M1榴彈炮改進,定型後被稱為M2。M2在二戰中總共生產了8000多門,是美軍步兵的重要火力支援,還被援助給部分盟友使用,加上戰後生產的,總共有約1萬輛的產量。

    轟!轟!轟!

    密集的炮彈落在德軍陣地上。夏威夷群島早在1893年被美國占據,1898年被美國徹底掌控,他們在島上駐守了幾十年,就算閉著眼睛也能把炮彈打到想打中的地方。

    不過德國人的防禦工事也不是紙糊的。在過去,要修建一座堅固的堡壘,需要花費好幾個月,乃至幾年的時間。不過雅尼克知道後世有人發明了一種簡便的防爆牆,名為艾斯科防爆牆,其簡稱為HESCO。最初設計來作為防止堤防遭侵蝕,與防洪、治水,後來被美軍用來作為建立部隊要塞之用。

    艾斯科防爆牆單元在存儲和運輸時折疊成平板狀,十分節省空間,同時單個艾斯科防爆牆單元的重量很輕,可以由人力搬運。將折疊狀態的艾斯科防爆牆單元展開並豎起,將相鄰的兩個艾斯科防爆牆單元用鐵絲固定在一起,就可以將整排艾斯科防爆牆的單個單元連接成一整座牆。艾斯科防爆牆最大的便利就是能夠就地取材,沙土、石子和鵝卵石都可以,使用裝載機和挖掘機等大型工程機械將泥土、砂石裝入艾斯科防爆牆單元,一段圍牆就建造完成了。

    采用這種技術之後,德軍便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構築出一座座堅固的防禦陣地。

    美軍猛烈的炮火落在德軍陣地上,給德軍造成的傷亡卻微乎其微。沒過一會,海上的德軍艦隊開始反擊,比起美軍的105MM榴彈炮,德軍戰列艦的406毫米主炮可是威力不凡。僅僅兩輪炮擊,就將美國人的105MM榴彈炮陣地轟上了天。

    借著大炮的轟鳴,一支美軍敢死隊悄悄的潛入到離德軍陣地100米外。他們小心的架起M2型60毫米迫擊炮,麻利的將炮彈塞進迫擊炮炮筒內。

    嗵!嗵!嗵!伴隨著一聲聲悶響,一枚枚迫擊炮彈落在德軍陣地,不過這些並不是高爆彈,而是煙霧彈,不一會功夫德軍陣地被濃煙遮住。

    隨後又一枚紅色信號彈升空。美軍士兵們一躍而起,發出一聲聲低沉的怒吼聲,衝向德軍的陣地。

    90米,80米,60米……

    他們離德軍陣地越來越近,可對方卻沒有任何動靜。衝在最前麵的美軍士兵麥克爾不由的感到一陣莫名的心悸,就算德國人的陣地被煙霧包圍,他們至少也該胡亂開槍啊?怎麽到現在一點動靜都沒有?難道所有的守軍都在剛剛炮擊中炸死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