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領這棟六層大樓,上級讓他們原地待命,這個命令也就等於是原地休息。

    眾人紛紛拿出自己的口糧。“突突!突突!”遠處隱隱傳來MG-3機槍的咆哮聲,不過距離很遠,遠到都不用他們操心,他們現在隻想好好享受這頓午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場硝煙彌漫,士兵們終日朝不保夕,每天唯一對他們最大的慰藉,可能就是那口口糧了。

    而在眾多參戰國中,美軍的夥食被譽為全世界最高標準。

    好到什麽程度呢?後世網上甚至還有個段子來形容二戰美軍的夥食。在二戰後期,德國在阿登反擊戰中為了重創盟軍,派出了一直突擊隊化裝成美軍打入敵後搞破壞,一位打入美軍內部的德國間諜在吃了午飯後大讚夥食好,結果就被旁邊的美軍給揪了出來,因為今天這頓午飯是最近幾天來最爛的一天。

    早在1936年,美軍相關部門對軍人的食物進行研究分類,分為了ABCD四類口糧。第一等是新鮮食品,第二等是半加工類罐頭,第三等就是一般罐頭,第四等是巧克力等。要知道那時候不少國家連最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而美國居然連單兵口糧都分成四類生產,真可謂是豪橫到了極致。

    1937年美國的霍梅爾食品公司生產出了大名鼎鼎的“罐頭午餐肉”。在二戰期間,這一創新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用來給美軍補充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質,大大的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無論是美國的盟友,還是敵人,都對這種罐頭“垂涎三尺”。

    可是美國大兵們卻對這些罐頭深惡痛絕。因為整二戰中霍梅爾公司每周都向軍方交付一千五百萬罐午餐肉。美國大兵們抱怨說:“廚師們會在早餐時煎午餐肉,正餐是烤午餐肉,晚餐則把它放在玉米糕裏,第二天早上是午餐肉餡餅,天知道他們從哪兒得到這麽多午餐肉!一定是成桶成桶訂購來的!飩午餐肉,午餐肉棒,還有煮午餐肉塗午餐肉油脂!”他們甚至給這種似乎永遠也吃不完的倒黴罐頭起了種種聳人聽聞的綽號。如“某型疑似肉”、“下水肉”,更多還是叫作“靈肉”。在他們看來這些該死的午餐肉就像敵人的子彈以及淋病一樣,是全球各地幾百萬美國大兵共同的敵人。

    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戰爭初期時德軍的口糧也是相當的不錯,各方麵的營養也是相當的齊全,隻是到了後期就漸漸各種縮水。

    而如今的德軍前線部隊的口糧豐盛到足以羨煞旁人。

    鮑曼從背包裏拿出一袋單兵口糧,撕開來,將裏麵的食物一股腦倒了出來。

    200克豬肉火腿腸、三明治、50克脫水蔬菜和湯料、餅幹、鹽、白砂糖、三明治、速溶咖啡、麥片、巧克力、一小瓶紅酒、硬糖果、一顆橘子。

    還有一個輕便加熱爐,這東西並不比香煙盒大多少,幾分鍾就能加熱一鍋湯。火爐燃料以烏洛托品為主要成分,這種固體燃料具有燃燒時不會產生煙霧、有很高的能量密度、燃燒時不會溶解、燒完無殘留的特點。在戰場上也不會暴露士兵的位置,因此特別適用於戰場環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